本网站之图片及文章等内容
版权属奇美数字典藏计划所有
城市与时代背景
布雷西亚 (Brescia)
位于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底 (Lombardy) 地区,是此区仅次于米兰的第二大城,也是布雷西亚省的行政首都,目前人口约有十九万。它也是重要的工商业中心,尤其机械、汽车和器械制造等多元发展的工业备受瞩目,为全意大利排行第三的工业重镇。
布雷西亚自古并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地区。除了在十二世纪时曾短暂地独立,其余的时间都被外来政权所统治。公元一世纪以前,它是罗马帝国的要塞;之后,布雷西亚先后成为伦巴底公国、维洛那、米兰、威尼斯公国与奥地利的领地,直到1860年意大利统一,布雷西亚才正式纳入意大利的版图。
时至今日,布雷西亚已俨然成为意大利的工商业大城,然而它也曾是一个飘散着艺文气息的乐器制造中心。在十六、十七世纪时,布雷西亚以弓弦乐器和管风琴的制造而声名大噪,维奥琴、提琴的订单熙攘而至,制琴师广征学徒,终日思索着新声响,沉浸在提琴的柔美弧线中…。虽然,这些胜景随着十七世纪的瘟疫一起烟消云散,然而溯着历史的轨迹,我们依然能读出当年此城的无限风华。
布雷西亚制琴业的起源,至今仍是个谜。这个既不靠山也不近水的城市、究竟是如何发展出叱咤一时的制琴工业?没有人知道。然而可以确定的是,布雷西亚的制琴业发展极早,自古便是乐器的集散地,其最早的文献纪录可追溯至1495年3月,漫溢着文艺气息的曼多瓦宫廷女主人伊莎贝拉.迪斯特 (Isabella d’Este, 1474-1539) ,向布雷西亚一位佚名工匠订制了一批乐器,其中包括两种不同尺寸的维奥琴。我们不难理解,布雷西亚制琴业必然是有口皆碑,才会受到爱好文艺的宫廷所垂青。在制造弓弦乐器的雄厚基础上,提琴乐器自然顺势而兴:皮瑞奇诺‧米凯利 (Pellegrino di Zanetto De Micheli (c. 1520-c. 1606) 、加斯帕洛.达萨罗、乔凡尼.保罗.马吉尼等诸位大师们呕心沥血的创作,抟塑出提琴最初的形体,催生了提琴的诞生,也预言了百年后提琴伟大传奇的到来。
/延伸阅读/
制琴学派与家族:Brescia
克里蒙纳 (Cremona)
克里蒙纳位于现今的意大利北部,是伦巴底 (Lombardy) 平原上的一个小城,城外有波河顺流而过,座落于米兰的东南方。建城于公元前218年,属于当时罗马帝国的军事前哨站,虽因地势险峻而以军事国防为重心,但也具有商业及交通上的重要性。七世纪由伦巴底人重建,先后又历经米兰人、西班牙人及奥地利人的统治,直至1870年意大利统一。
在公元1098年时,因为水路发达的缘故,使得这个城市变得更加繁荣。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初,克里蒙纳与威尼斯有相当密切的发展关系,亦成为文艺复兴的重镇之一,在美术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绘画学派。自古以来,因其人文艺术鼎盛,克里蒙纳便以艺术之乡而闻名。此外,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而使交通发达,来自山区或其他地区的木头原料,在水路运送上更为方便,也加速了制琴业的兴起。它也作为重要的农产品和乳品集散中心,生产农业机械、丝织品等,目前是以制造业及农业为主的城市。
克里蒙纳城内有许多教堂、宫殿及尖塔,其中最美的是圣多明尼哥教堂 (Church of San Domenico)。城内的街坊巷道仍维持着传统的个人工作室,以传统的手工方法制造提琴,现约有六十家制琴工作室,可从小型的招牌和橱窗装饰辨认。广场上有一座史特拉底瓦里的铜像以及「史特拉底瓦里博物馆」 (Museo Stradivariano) ,这座博物馆是克里蒙纳最珍贵的资产,它收藏了几把阿玛蒂、史特拉底瓦里与瓜奈里的名琴,还有史特拉底瓦里的制琴工具及设计图稿。此外,「克里蒙纳国际制琴学校」(Scuola Internazionale di Liuteria “Antonio Stradivari”)更被公认为国际上声誉最高的制琴学校,因创立于1938年时正逢纪念史特拉底瓦里逝世两百年,故亦名为「史特拉底瓦里制琴学校」,制琴学校对于提琴各个部分的原料、材质或是弓的素材等方面都有非常精细的考究,更标榜着意大利传统制琴技术与风格。
小提琴音乐起源于意大利,十七世纪之后,歌剧的兴起以及独立器乐曲式的发展,使新的音乐环境更需要大量的使用小提琴。巴洛克(Baroque)时期的音乐家们,为了强调多变化性的情感以及表达出更强烈的对比效果,开始针对小提琴的特质谱写音乐作品,呈现出一种全新且适合于小提琴表达的音乐语法,而克里蒙纳的小提琴表现出饱满强劲有力的音色,正符合音乐家们的需要。出生于克里蒙纳的蒙台威尔第(Claudio Monteverdi, 1567-1643)首度将小提琴纳入正式的乐团演奏,并创新发明了几种小提琴技巧,如拨奏、颤音等,发挥了小提琴的特色,将小提琴提升为合奏音乐的主要乐器,甚至取代维尔琴 (viols) 。他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原则所影响,认为器乐如同人声一样要表达歌词意义,因此也于后期的牧歌作品中使用协奏手法,并以小提琴作为主要的合奏乐器。在他的许多作品中,小提琴不只是加强人声部份、或代表复音音乐的主要旋律,更在戏剧情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他进一步探索了小提琴对戏剧性表达的潜力,如歌剧《奥菲欧》 (Orfeo, 1607) 的管弦乐配器就指定了小提琴来演出某些段落。
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,独奏协奏曲的曲式开始发展,小提琴也极需有抗衡齐奏的音质与音量,这超乎了阿玛蒂琴与史戴纳琴的音响范围能力,许多音乐家开始与制琴家商讨他们演奏乐器的音量需求,波隆纳 (Bologna) 的托雷利 (Giuseppe Torelli, 1658-1709) 就可能曾到克里蒙纳向史特拉底瓦里讨论提琴音量的需求。而史特拉底瓦里改造了小提琴,以适应乐团编制与演出场所的扩大,使小提琴在与交响乐团协奏时能相互匹配,符合了现代演奏家的需求。于此,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也逐渐提升,演奏家们也开始希望小提琴能拥有明亮清晰的音质,足以在大庭广众下将独奏的效果发挥到极致。在某种程度上,这也相应促进了小提琴形制与琴弓设计的改良。
现今的克里蒙纳虽不是意大利经济发展的重点大城,但以其制琴业技术传承,成为当今提琴爱好者的音乐圣地,不但具有著名的制琴学校,保存良好的古迹也是观光客们喜欢前往探访的原因。克里蒙纳从一个具历史文化的古城,蜕变为世界最有名的提琴制造重镇,如今以一脉相承的制琴业与高度的文化水平享誉世界。
/延伸阅读/
制琴学派与家族:Cremona
菲拉拉 (Ferrara)
菲拉拉位于意大利北部艾密利亚 (Emilia) 地区,其音乐历史可分为两个时期,并且与政治及文化历史相呼应。第一时期为公元1240年至1597年,由埃斯特 (Esterházy) 家族治理。
埃斯特家族为文艺复兴时期,主要赞助音乐活动的家族之一。(其家族家系可自九世纪追溯至十九世纪),其间的治理者包括:博尔索 (Borso, 1413-1471) 、埃尔克莱一世 (Ercole I, 1431-1505) 、阿方索一世 (Alfonso I, 1476-1534) …等。1400年至1700年间,该家族对于赞助音乐活动最为热烈,使得菲拉拉宫廷成为十五世纪之后重要的音乐中心。1598年起,埃斯特家族被教宗免职其统治权,迁都于莫德纳 (Modena) 之后,菲拉拉则隶属于教皇国。
自此时起,菲拉拉成为教皇国的一部分,也开始第二时期的音乐历史。虽然音乐活动失去自主性,但仍旧蓬勃地发展着,譬如该地成为剧场和器乐曲重要的发展中心。以剧场发展为例,1605年及1610年,菲拉拉当地分别建造了两个剧院,并且由当地建筑师所设计。这两个剧场都是以比赛场地为前提而设计,内部的陈设由数个大箱子加上三、四列的座位,排列成马蹄型状;靠近舞台的座位保留给贵族,而位于较高列的座位则提供给国外访客以及中产阶级,从位置分配可看出社会结构的状况,而剧院的陈设亦是现代歌剧院的雏形。建设完成以后,两剧院皆以宫廷庆祝、比赛以及附有音乐幕间剧的演说戏剧为活动。
1638年后,菲拉拉当地开始发明相关的剧院器材,如:舞台移动及变换场景的机器,因而活络了戏剧的内容。这些创意更传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,因此现存最古老并拥有移动式舞台的剧院,即是以菲拉拉剧院为基础。当地也以器乐音乐为主要发展目标,成立艺术学院并时常举办户外演奏,间接促进了器乐曲的繁盛发展。
菲拉拉活跃的音乐与文化活动,造就许多知名制琴师,如:亚历山达罗‧梅扎德里 (Alessandro Mezzadri, 1690-1734) 、朱塞佩‧马康奇尼 (Giuseppe Marconcini, 1774-1841) 、弗朗切斯科‧贸里济 (Francesco Maurizi, 1816-1903) 、路易吉 ‧索弗利悌 (Luigi Soffritti, 1860-1896) 及他的儿子埃克托尔‧索弗利悌 (Ettore Soffritti, 1877-1928) 。
佛罗伦萨 (Florence)
佛罗伦萨在十八世纪汇集了多位杰出的制琴师,像是巴托罗密欧‧克里斯多佛利 (Bartolomeo Cristofori, 1655-1731) 、乔凡尼‧巴蒂斯塔‧加布里埃利 (Giovanni Battista Gabrielli, 活跃于1740-1770) 、托马索与罗伦佐两位卡尔卡西家族的兄弟 (Lorenzo and Tommaso Carcassi, 活跃于1750-1780) ;同门派的皮耶‧罗伦佐‧房格利斯特 (Pier Lorenzo Vangelisti, fc1700-1745) 、加斯帕罗‧皮亚特里尼 (Gaspero Piattellini, 1738-1780) 和卢吉‧皮亚特里尼 (Luigi Piattellini) 则延续到1800年代。
克里斯多佛利传说是尼可罗‧阿玛蒂的弟子,他的琴虽然稀少,但传承了克里蒙纳制琴学派的大尺寸以及精致等特色。然而,其继承者加布里埃利以及卡尔卡西兄弟,却偏向当时盛行的德派风格,德派风格的制琴法在十八世纪广泛地被许多制琴家采纳,并获得极大的回响。加布里埃利会设法维持在夸张风格的界线内,而卡尔卡西家族兄弟则没有。
到了十九世纪后,佛罗伦萨的制琴师渐渐减少,目前已知的有罗连佐‧阿尔坎勾利 (Lorenzo Arcangioli, fc.1820-1850) 、Valentino de Zorzi (1837-1916) 以及朱塞佩‧斯卡拉佩拉,这三位制琴师在此制琴、设立商店,同时也对佛罗伦萨现代的制琴系统有相当大的影响。
热内亚 (Genoa)
熱内亚位于意大利西北部港口,自中世纪起就有许多游唱诗人及礼拜仪式音乐活跃于此。文艺复兴时期,曾有许多音乐家在此工作,如:费迪南德多‧帕加诺 (Ferdinando Pagano, 1590-1592) 、弗朗切斯科‧朱尔米 (Francesco Guami, 1543-1602) 、马克‧康拉德 (Marco Corrado, 1594-1625) 、西蒙那‧莫利纳罗 (Simone Molinaro, 1625-1636) 、乔凡尼‧保罗‧科斯塔 (Giovanni Paolo Costa) 等人。因为当地贵族对于世俗音乐的推广不遗余力,使得市民们拥有丰富的音乐聆听经验以及优秀素养。除此之外,曾有许多当代杰出的作曲家、歌手以及器乐家们在热内亚出生,并且受教于此,如十四世纪至十五世纪的约翰内斯 (Johannes) 、安东尼德‧雅努阿 (Antonius de Janua) ,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的吉拉尔迪 (Giovanni Battista Pinello di Ghirardi) 以及彼得罗‧雷久 (Pietro Reggio) 等人。
十六世纪以及十七世纪时,热内亚的出版行业发达,曾与威尼斯以及罗马等地的出版业者相互竞争。基罗拉摩‧巴尔托利 (Girolamo Bartoli) 、朱塞佩‧帕沃尼 (Giuseppe Pavoni) 以及卡伦扎纳 (Calenzani) 家族皆为当地著名的出版业代表,其中帕沃尼的出版社曾于1613年出版著名的牧歌 (Madrigal) 作曲家卡洛‧杰苏阿尔多 (Carlo Gesualdo) 的作品。
十八世纪起,热内亚也有许多音乐演奏活动。马丁‧比蒂 (Martin Bitti) 及乔凡尼‧安东尼奥‧桂多 (Giovanni Antonio Guido) 于热内亚成立小提琴演奏学校,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亦于十八世纪末在此地发展作曲及表演活动。除此之外,十九世纪初,许多当代著名的歌剧作曲家,如董尼才悌 (Gaetano Donizetti, 1797-1848) 、马斯康尼 (Pietro Mascagni, 1863-1945) 等人的作品,皆曾在此地进行首演。
除此之外,尚有勘第 (Candi) 兄弟于此地发展,增添了热内亚的提琴文化,其中西萨‧勘第 (Cesare Candi, 1869-1947) 曾于克里蒙纳的史特拉底瓦里两百年庆典 (Bicentenary Celebrations of Stradivari) 展览中,以优异的制琴技术获得三面金牌的佳绩。而保罗‧德‧巴比 (Paolo de Barbieri, 1889-1962) 则参与许多意大利国内及国际比赛,并荣获多数奖项,更曾经以一组弦乐四重奏乐器,获得评审评论「由现存的意大利制琴师之中所制作的最佳弦乐四重奏组」的佳话,这几位制琴师的成就皆使得热内亚的制琴文化繁盛发展。
然而,除了上述丰富的音乐历史之外,此地亦拥有资源丰富的音乐相关机构。1829年安东尼奥‧科斯塔 (Antonio Costa) 建立了歌唱学校“Scuola Gratuita di Canto” (之后则改名为”Conservatorio di Musica N. Paganini”) ;当地图书馆则拥有加鲁比 (Baldassare Galuppi, 1706-1785) 的众多手稿及文件,以及帕格尼尼的文书数据。除此之外,1954年开始,著名的国际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”Premio Paganini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”更在此定期举办。
在制琴历史方面,十八世纪代表制琴家为博纳多 (Bernardo Calcagni, fc.1710 -1750) 、朱塞佩‧卡法勒利 (Giuseppe Cavalleri, fc.1732-1747) 、雅各布布‧菲利普‧科达奴 (Jacobus Philippus Cordanus, fc.1700-1730) 以及安吉拉‧莫立纳 (Angelo Molia, fc.1758-1764)。
到了十九世纪,代表的制琴家则有洛多维科‧拉斯特利 (Lodovico Rastelli, 1801-1878) 以及帕格尼尼的朋友—安东尼奥‧吉博悌尼 (Antonio Gibertini, 1797-1866) ;十九世纪中期 (约1860年) 开始,代表制琴家为朱塞佩‧洛卡 (Giuseppe Rocca, 1807-1865) 以及尼可罗‧比安奇 (Nicolo Bianchi, 1803-1880) 。
尼可罗‧比安奇被认为是现代热内亚学派的创始者,同时教导了许多后辈制琴家,这些制琴家对于意大利十九世纪后叶半有巨大的影响,其中包括欧亨尼奥‧布拉格 (Eugenio Praga, 1847-1901) 、朱塞佩‧斯卡佩拉 (Giuseppe Scarampella, 1838-1902) 、弗朗索瓦‧博维斯 (Francois Bovis, 1864-1914) 、李卡多‧安东尼亚齐 (Riccardo Antoniazzi, 1853-1912) 以及恩里柯‧洛卡 (Enrico Rocca,1847-1915) 。
/延伸阅读/
制琴学派与家族:Genoa
曼图阿 (Mantua)
曼图阿位于意大利北部,为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音乐中心。根据文献记载,其音乐活动可追溯至中世纪时期。此地的音乐活动获得冈札加 (Gonzaga) 家族赞助而蓬勃发展,早在十四世纪时,曼图阿便以制作木管乐器 (piffari) 及铜管乐器 (trombetti) 闻名于全意大利。器乐演奏家、管风琴家、歌手以及舞者们的专业技巧,吸引意大利国内外的宫廷争相招聘,剧场的演出更为当地提供了许多新音乐。除此之外,此地也盛行音乐理论的教学。
十五世纪末期,其音乐文化受到伊莎贝拉‧埃斯特 (Isabella d'Este, 1474–1539) 〔为当时冈札加宫廷的公爵夫人〕影响甚深。她积极参与并赞助艺文活动,使弗洛托拉歌曲 (frottola) 、诗乐曲 (strambotto) 、颂歌 (ode) 、十四行诗 (sonnet) 等文学艺术蓬勃发展,并且要求音乐家们将上述文学种类与其他诗歌曲种相结合。当时卓越的音乐家如巴托罗密欧‧特罗波其诺 (Bartolomeo Tromboncino, 1470-1534) 、马尔凯托‧卡拉 (Marchetto Cara, 1465-1525) 等人皆曾在冈札加宫廷中服务。
十六世纪初,弗朗西斯二世 (Francesco II, 1466-1519) 〔其妻为埃斯特家族的伊莎贝拉〕为冈札加宫廷带来灿烂光辉的时期。他于此时建立的宫廷礼拜堂,不管是当下或是日后所聘任的音乐家们,皆曾在此服务;弗朗西斯二世也积极促进音乐表演活动。其后人,如文森佐 (Vincenzo I, 1562-1612) 公爵,亦积极参与音乐相关活动与推广,并视音乐为生活之必需。他于每周五傍晚在宫廷中举办音乐会,演出教会音乐以及室内乐之外,更包含剧场类的娱乐,举凡蒙台威尔第 (Claudio Monteverdi, 1567-1643) 的《奥菲欧》 (Orfeo,1607) 、《阿瑞安娜》 (Arianna,1608) …等作品皆是在其统治时期所推广。
然而,文森佐逝世后,音乐活动中心开始转移至其他城市,曼图阿仅剩歌剧仍持续发展着。而当冈札加王朝结束,并于1708年开始接受奥国统治后,便意味着曼图阿的音乐活动自此隶属于维也纳统治之下,剧院里大部分上演着复兴维也纳人以及米兰人所创作的作品;演唱者亦来自维也纳,属于曼图阿本地的音乐时代从此宣告终止。
十七世纪时,彼得罗‧瓜奈里 (Pietro Guarneri of Mantua, 1655-1720) 为安德烈‧瓜奈里 (Andrea Guarneri, 1623-1698) 的长子,1679年左右,彼得罗迁居曼图阿,除了制琴外,并在宫廷乐团担任小提琴演奏家,世人称他为「曼图阿的彼得罗」 (“Pietro di Mantova”,即“Peter of Mantua”) 。
到了十八世纪时,许多人在此制琴,兴盛了当地的制琴业,但在材料上也反映当时经济环境的。代表制琴师包含卡米洛‧卡米利 (Camillo Camilli, 1704-1754) 、安东尼奥‧扎诺蒂 (Antonio Zanotti, 1709-1745) 、托玛索‧巴雷斯提耶里 (Tomaso Balestrieri, c. 1750-c. 1780) 、Guiseppe Dall Aglio (1795-1840) 。
十九、二十世纪衔接之际,1886年,来自布雷西亚的制琴家族-斯卡拉佩拉 (Scarampella) 在此发迹。其成员包括:保罗‧斯卡拉佩拉 (Paolo Scarampella, 1805-1870) 、朱塞佩‧斯卡拉佩拉和斯特凡诺‧斯卡拉佩拉 (Stefano Scarampella, 1843-1925) 父子,以及此家族的传承者加埃塔诺‧加达 (Gaetano Gadda, 1900-1956) 及当地作者加埃塔诺‧迪奥内利 (Gaetano Dionelli, 1806-1870) 。他们的提琴作品皆富有曼图阿制琴风格,尤其在漆料的使用上,常使用红色的底漆,上层涂以亮的褐橘色或红褐色漆色为其代表。加埃塔诺‧加达的儿子─马里奥‧加达 (Mario Gadda, 1931-2008) ,亦为近代活跃于曼图阿的制琴师。
米兰 (Milano)
米兰(意大利语:Milano)为意大利西北部城市,位于意大利人口最密集和发展最高的伦巴底平原上。它也是欧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点,历史相当悠久,以观光、时尚、建筑闻名。
中世纪里米兰被写为Mailand,今天德语依然使用这个名字,它来自于凯尔特语的Mid-lan,意为「平原中心」。罗马人称它为Mediolanum。公元前600年前后由高卢人 (Galleans) 建立,后作为盖尔特人 (Celtic) 部落首府达百年。公元前222年为罗马统治,成为当地区最繁荣的城市之一。公元三世纪时期正式成为基督教的推广中心,并被列为重要都市,公元四世纪米兰成为西罗马帝国的首都与政治中心,当时已是欧洲第二大城市;于1450年至1500年间,米兰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重镇;1945年因为战争的关系米兰受到严重毁损,战后重建之后,米兰复苏再次成为意大利重要的经济与工业中心,至今已成为意大利的第二大都市,也是欧洲的重要的商业及旅游城市。
米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部、波河平原上,面积约1982平方公里,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,也是意大利重要的金融、经济中心与交通枢纽,享有「经济首都」之称;另外,米兰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城市,以观光、时尚与建筑而闻名,拥有许多知名的旅游景点,其中包括米兰大教堂、史卡拉剧院、布雷拉美术馆、斯福才古堡、保存达文西巨作《最后的晚餐》的圣玛丽亚感恩教堂及拥有「世界上最老的购物中心」之称的艾曼纽二世回廊等 (Galleeria Vittorio Emenuele)。米兰的建筑大多为拜占庭风格,是将大理石建材改成壁体,而绘画方面以湿壁画取代以往的马赛克镶嵌画,独树一格的建筑烘托出米兰的高度时尚气息。
/延伸阅读/
制琴学派与家族:Milano
罗马 (Roma)
罗马,意大利南方城市,当年为罗马帝国的中心城市,1420年起成为罗马天主教会中心地址,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,罗马便成为意大利首都。
文艺复兴末期,罗马天主教廷发起了「特伦特大公会议」 (Council of Trent) ,以抗衡马丁‧路德 (Martin Luther,1483-1546) 的宗教改革。会议中提到,教廷认为以往随意使用乐器的情形使得音乐过于吵杂,因此力求音乐单纯化。
在制琴的历史上,最早的制琴师是德国的移民—戴维‧特克勒 (David Tecchler, 1666-1748) 以及弗朗西斯科‧艾明利亚尼 (Francesco Emiliani, c.1680–1736) 。
十八世纪开始,越来越多制琴家在这城市工作,如:戴维‧特克勒的学生约克柏‧豪李尔 (Jacob Horil, 1720-1759) 以及麦可‧普拉纳 (Michael Platner, 1735-1750) 等;这些制琴家大多采用罗马当地的制琴风格,其中麦可‧普拉纳则追随安德烈‧瓜奈里以及戴维‧特克勒制作的乐器为模型;同一时期,著名的制琴家还有吉利欧‧塞撒利‧吉格里 (Giulio Cesare Gigli, c.1724-1794) 、朱塞佩‧卡鲁其 (Giuseppe Carlucci, c. 1780) 以及安吉拉‧达‧沪伯 (Angelo De Rub, c.1750) 。
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代表制琴师则有,罗多佛‧弗雷迪 (Rodolfo Fredi, 1861-1950) 、安东尼奥‧斯葛碧 (Anotonio Sgarbi, 1866-1905) 以及朱塞佩‧斯葛碧 (Giuseppe Sgarbi, 1818-1905) ;而对于1920以后的罗马学派有巨大的影响制琴师则是朱赛佩‧菲奥里尼 (Giuseppe Fiorini, 1861-1934) 以及西蒙‧菲南多‧萨科尼 (Simon Fernando Sacconi, 1895-1973) ,其中萨科尼制作的乐器相当杰出,因而常提供给小提琴家阿里戈‧塞拉托 (Arrigo Serrato, 1877-1948) 及大提琴家尔图罗‧博努奇 (Arturo Bonucci, 1894-1964) 演奏。
杜林 (Turin)
中世纪期间,游唱诗人 (troubadour) 盛行于杜林地区。当地的圣萨尔瓦多教堂 (S. Salvatore) 成立歌唱学校,十五世纪后的文献便有演唱无伴奏合唱 (cappella) 的相关记载。
杜林相关的音乐史记载约始于1450年,当时萨伏依 (Savoy) 公国在阿美迪奥八世 (Amedio VIII, 1383-1451) 的努力之下,从家族跃升为神圣罗马帝国附属下的宫廷之一,掌控阿尔卑斯山的重要隘口。其后的鲁多维科公爵 (Duke Ludovico) 夫妇除是优秀的宫廷领导者外,更是音乐爱好者,曾和著名音乐家杜飞 (Guillaume Dufay, 1400-1474) 有着密切交往。杜飞于1434年指导教堂无伴奏合唱,并于1437-1739年、1450-1456年多次出入萨伏依宫廷。
十六世纪中叶,萨伏依公国被法国人占领,直到1559年,曾被法国人驱逐的埃马努埃尔‧费利伯托 (Emanuele Filiberto,1553-1580) 再度复位为公爵,杜林才重新回归到萨伏依公国。原有领地已在法国-哈布斯堡战争中被摧毁,于是公爵在1563年正式迁都至杜林。1550-1555期间,他尽可能地巩固萨伏依公国的外交和政治地位,试图复苏商业活动,并希望靠着优秀歌者和器乐演奏者重新创造宫廷音乐机构。
杜林在下位继任者卡洛‧伊曼纽尔公爵一世 (Carlo Emanuele,1580-1630) 的带领下,巩固其都城的地位;拥有良好文学造诣的伊曼纽尔公爵,1585年迎娶西班牙公主卡塔尔莉娜‧米卡厄娜(Catalina Micaela) ,当时上演了G.B. Guarini's Il pastor fido田园剧。
十七世纪早期,因公爵伊曼纽一世的错误判断,导致至法国亨利四世 (Henry IV) 入侵萨伏依占领萨鲁佐地区。政治因素使杜林和法国关系更密切,艺术喜剧 (commedia dell'arte) 在前往法国途中多次停留杜林(例如,1602-1609间的阿切西剧团 (Accesi) 和1620年的安德烈尼的忠实剧团 (G.B. Andreini's Fedeli) 。1619年,法国路易十三的姐妹玛莉.克里斯廷 (Marie Christine) 嫁给了维托里奥‧阿美迪奥一世 (Vittorio Amedeo I) ,并从巴黎带来四位音乐家和Filippo d'Agliè,1624-1627年间创造了précieux ballets de cour。并将宫廷辉煌的节庆、竞技、展览活动加以组织,以及音乐和芭蕾舞蹈各式节目安插入戏剧之中,芭蕾、余兴节目和机关喜剧的模式,随着稚龄的卡洛‧伊曼纽尔公爵二世 (Carlo Emanuele II,1638-1675) 继位而越来越盛行(其母亲Cristina为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之女,法国影响力再度壮大)。约到十七世纪中期,合唱逐渐从室内乐和musici armonici分开;1672年,公爵模仿法国时尚,聚集一批提琴演奏家成立乐团,到了1677年约有24位演奏家。
1706年,公爵维托里奥•阿美迪奥二世 (Vittorio Amedeo II, 1675-1730年) 重新夺回被法国占领的杜林,萨伏依公国再次掌握实权;1713年取得西西里岛,获得西西里国王头衔;1720年被迫以西西里岛交换较不重要的萨丁尼亚岛,公爵也成为「萨丁尼亚-皮埃蒙特王国」第一代国王。这个王国日渐强大,为未来的意大利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。
在维托里奥•阿美迪奥二世和卡洛斯‧艾曼纽尔公爵三世 (Carlo Emanuele III,1730-1773) 的带领下,杜林音乐发展达到巅峰。世纪初年,小提琴家索米斯G.B. Somis (小提琴家族自十七世纪中叶即为宫廷服务) 由于优异的演奏艺术,1703-1706年间,阿美迪奥公爵将他送到罗马,和柯赖里 (Corelli) 学习,之后成为公爵私人演奏家,并指派他成为指挥,给予自由充分的时间来创作及教学。同时期的合唱指挥S.A. Fiorè (戏剧音乐的作曲家) ,也和索米斯一起到罗马学习。
索米斯的学生包括尚‧马里耶‧雷克莱 (Jean Marie Leclair,1697-1764) ,先以著名舞者身份到达杜林,后来成为法国著名作曲家、小提琴演奏家;意大利小提琴家、作曲家贾尔迪尼 (Felice Giardini) 到了巴黎和伦敦,影响了十八世纪的英国音乐;普格纳尼 (Gaetano Pugnani, 1737-1798) ,1754年在巴黎的圣灵乐团 (Concert Spirituel) 展开精彩的小提家生涯,经过罗马的短暂停留,于1770年回到杜林,担任合唱管弦乐团的小提琴首席。
现代的小提琴演奏法的创始人,也是让史特拉底瓦里提琴声名大噪的重要人物维奥第 (Giovanni Battista Viotti, 1755-1824) ,是普格纳尼的学生,曾经是杜林皇家教堂乐队一员,杰出的小提琴技巧让他很快地受到赏识,短暂停留杜林宫廷后,便和普格纳尼到海外巡回并安顿在巴黎及伦敦,成为著名提琴演奏学校皮德蒙特 (Piedmontese school) 代表人物。各种因素让杜林逐渐成为十八世纪的音乐中心,许多著名音乐家都曾到此游历,包括德国长笛演奏家邝兹 (Johann Joachim Quantz, 1697-1773) 、捷克音乐家本达 (Georg Benda,1722-1795) 和莫扎特 (Mozart) 。
器乐演出和歌剧平行发展,1715年卡立亚洛剧场 (Teatro Carignano) 开始营业,歌剧和器乐演奏交替演出。1738年建立皇家剧院 (Teatro Regio) ,演出作品包括菲奥 (Francesco Feo) 、莱奥 (Leonardo Leo) 、约梅利 (Jommelli) , 哈赛 (J.A. Hasse) 、Tommaso Traetta、加卢皮 (Galuppi)、尼可拉‧皮钦尼 (Niccolò Piccinni, 1728-1800) 、J.C.巴哈1761年的第一部歌剧《阿塔赛尔斯》 (Artaserse) 、普尼亚尼 (Pugnani) 、 De Maio, Sacchini, 契玛罗萨 (Domenico Cimarosa,1749-1801) 等。
十八世纪末期,拿破仑势力席卷欧洲,1796年并吞意大利,1798年卡洛斯‧艾曼纽尔公爵四世 (Carlo Emanuele IV) 被法国革命军队驱赶出去,cappella音乐逐渐消逝。很快地,拿破仑于1800年建立意大利共和国 (Italian Republic) ,四年后自封皇帝,再次更名为意大利王国(Kingdom of Italy)。1815年拿破仑于滑铁卢惨遭败阵,意大利各诸邦君主纷纷复辟,恢复先前意大利各国林立的政治版图,其中,萨丁尼亚国王伊曼纽一世 (Vittorio Emanuele I) 在杜林复位,并获得热内亚港口,强化在意大利境内邦国的地位。此后,杜林的重心将放在军事拓展与传统外交之上。
十九世纪的意大利人,民族意识逐渐抬头,期望摆脱外国统治、达到意大利半岛政治统一,在首相加富尔 (Camillo Benso Cavour)灵巧的外交手腕下,带领萨丁尼亚王国完成了大部分的意大利统一。1861年1月,意大利成立首届国会,2月在杜林召开,并于3月17日宣布伊曼纽二世为「意大利国王」,意大利王国正式独立。同年,意大利人设置教育部,将学校与大学集中在首都杜林,杜林成为意大利的真正首都。1866年,根据九月公约 (September Convention),将首都迁到佛罗伦萨。
这段期间的音乐活动,民间音乐机构逐渐兴起,音乐活动越显大众化,从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(Arturo Toscanini ,1867~1957)的早期表现可见一斑。经过几十年的平顺经营,尤其在Depanis领导下,皇家剧院再度兴盛。1876年华格纳的《罗恩格林》(Lohengrin)在此演出获得成功(前三年在史卡拉歌剧院La Scala演出是失败的),杜林从此成为华格纳中心。1895年托斯卡尼尼指挥《诸神的黄昏》(Götterdämmerung)首演。本世纪末年,首次演出节目包括1880年卡塔拉尼的《埃尔达》 (Catalani ‘s Elda) 、普契尼的1884独幕歌剧《薇莉》 (Le villi) 、1893《玛侬‧蕾丝考》、1896《波西米亚人》。
1911年,为了庆祝意大利统一50年,德布西在杜林亲自指挥他的作品音乐会。杜林歌剧院 (Teatro di Torino) 是一间优秀的重要文化机构,接替了Scribe歌剧院。在艺术指导G.M. Gatti和顾伊 (Vittorio Gui) 、Casella的合作之下,上演了被忽视的歌剧作品,例如罗西尼的《阿尔及尔的意大利女郎》 (L'italiana in Algeri) 、葛路克《阿尔赛斯特》(Alceste),以及史特劳斯意大利首演的《纳克索斯岛的阿丽安奈》(Ariadne auf Naxos,)、马里佩罗的《Sette canzoni》,拉威尔《西班牙时光》 (L'heure espagnole) ,和史特拉温斯基的芭蕾《婚礼》。
二十世纪的杜林,支持RAI杜林广播交响乐团 (Orchestra Sinfonica di Toroni della Rai) 为一般群众服务,促进室内乐的发展,歌剧不再是歌剧院的唯一演出方式。经过战火摧残的皇家剧院于1973年8月10日重新落成,演出威尔第的《西西里晚祷》,由Fulvio Vernizzi指挥、演唱者包含卡拉丝 (Maria Callas) (她的第一部演出),男高音吉乌塞比‧迪•斯岱法诺 (Giuseppe di Stefano) ,编舞者谢尔盖‧利法尔 (Serge Lifar) 。杜林开始为群众设立音乐学校,直到1936年扩大为国立G‧威尔地音乐学院 (Conservatorio Statale di Musica Giuseppe Verdi) 。
/延伸阅读/
制琴学派与家族:Piedment
威尼斯 (Venice)
现今的威尼斯依旧如同往昔,深深吸引着人们。它有着观光圣地如:大运河和里亚托(Grand Canal and the Rialto), 圣马可广场和威尼斯剧院、宫殿和展览馆似的教会等,都是无所匹敌的,这些名胜皆与威尼斯深厚的文化活动与历史紧密连结。在这有许多惊人的建筑,如帕拉第欧(Palladio)和隆格那(Longhena),画家卡帕契欧(Vittore Carpaccio, c1460-1525/26)、提香(Titian, Tiziano Vecellio, c 1485-1576)、丁托莱托(Tintoretto, Jacopo Coming, 1518-1594)、维洛奈斯(Paolo Veronese, 1528-1588)、卡那来陀(Canaletto, Giovanni Antonio Canal, 1697-1768)、音乐家加布里埃利(Giovanni Gabrielli, c1554-1612)、蒙台威尔第、阿尔巴尼奥利(Tomaso Giovanni Albinoni, 1671-1750/51)、马切娄(Alessandro Marcello, 1669-1747)、韦瓦第(Antonio Vivaldi, 1678-1741)等。然而,威尼斯制琴业的名声,则鲜为大众所知。威尼斯学派的大提琴质量精良,且由于使用好的木材,使得他们拥有富有饱满、出众的音色。因此,威尼斯制琴学派的工艺技术,常容易被拿来与克里蒙纳学派比较。除此之外,其涂漆也相当特别。威尼斯的制琴师,因为赋予提琴这些特征与质量,其制琴工艺才得以获得如此高的声誉。
1605年,威尼斯地区由于对少数宗教的宽容,导致被教宗逐出教会。不久后威尼斯取得独立权,城市也培养出世俗情怀。因此,威尼斯有别于其他的意大利城市,成为一个独立的城市,这种情形反映在政治、商业与文化等各层面。这新的社会型态,也直接影响了这城市的音乐生活。音乐停止专为教会服务,成为一门可赚钱的商业艺术。然而,制琴工艺技术的卓越发展,绝非单纯地只因经济繁荣的影响,而以音乐本质的改变影响最为深远。因为当其音乐本质系为教会服务时,其演奏时所需使用的乐器则为:维尔琴特琴(lute) 或诗琴(theorbo),因而这些乐器的生产地即为威尼斯与菲森(Füssen)。
1567年出生于克里蒙纳的音乐家蒙台威尔第,于1613年定居于威尼斯,他是第一位在其音乐作品中,赋予弦乐器重要地位的人,着重「擦弦」乐器的使用,而非原本的「拨奏」奏法乐器。他也是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音乐总领,其利用职位之便,除了自身的音乐创作得以发挥外,也使得此地的管弦乐在历经30年的岁月洗礼后,规模渐趋扩大。1637年,第一间民营歌剧院在威尼斯开幕,观赏歌剧也渐成为各社会阶级人士聚会的场所。因此,威尼斯的歌剧,除了影响音乐的发展走向,同时也刺激乐器的需求量。
此外,当地的四所孤儿院(Ospedali)于十八世纪逐渐成为愈来愈专业的音乐学校,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,皆从此地出身。这些学校的学生,于提琴有一定的需求量,故与威尼斯的制琴业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至十八世纪中叶,「大规模」的音乐演奏型态出现,音乐不再专为宗教场合演奏,转为而为世俗场合演奏。这种新的音乐演奏型态,需要新种类的乐器辅助,以演奏出更具魄力、华丽与精致的声响,进而促进影响威尼斯制琴业的发展。此外,和威尼斯提琴发展最具密切关系的作曲家为韦瓦第,他对于十八世纪威尼斯音乐发展,有着深远的影响。他虽然是位作曲家,但本身也具有精湛的演奏能力,无论在教会或私人场合都能举办音乐会,演出歌剧或从事教学事业,甚至为小提琴与大提琴创作极大量的乐曲,如协奏曲。威尼斯活络的音乐活动,促使教师、学生,甚至是业余者,成为制琴业的广大的客户群。
威尼斯的独立领导权,约于1793年拿破仑入侵后瓦解,继之而来的影响,则是威尼斯的文化环境渐趋势微:剧院倒闭、教会的乐团大量消失,且四所音乐学校只剩下皮耶塔(Pieta Ospedali)留存至今。然而,尽管威尼斯的政经局势有所转变,但时至今日,威尼斯的名声却不因而受到忽视,反而因各种艺术成就,使得这个城市拥有辉煌、长远的好名声—就如威尼斯制琴师手下的提琴般,依旧能歌咏出美妙的乐章。
/延伸阅读/
制琴学派与家族:Veni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