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與時代背景

布雷西亞 (Brescia)

於義大利北部的倫巴底 (Lombardy) 地區,是此區僅次於米蘭 (Milan) 的第二大城,也是布雷西亞 (Bresica) 省的行政首都,目前人口約有十九萬。它也是重要的工商業中心,尤其機械、汽車和器械製造等多元發展的工業備受矚目,為全義大利排行第三的工業重鎮。

布雷西亞自古並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地區。除了在十二世紀時曾短暫地獨立,其餘的時間都被外來政權所統治。西元一世紀以前,它是羅馬帝國的要塞;之後,布雷西亞先後成為倫巴底公國、維洛那、米蘭、威尼斯公國與奧地利的領地,直到1860年義大利統一,布雷西亞才正式納入義大利的版圖。

時至今日,布雷西亞已儼然成為義大利的工商業大城,然而它也曾是一個飄散著藝文氣息的樂器製造中心。在十六、十七世紀時,布雷西亞以弓弦樂器和管風琴的製造而聲名大噪,維奧琴、提琴的訂單熙攘而至,製琴師廣徵學徒,終日思索著新聲響,沉浸在提琴的柔美弧線中…。雖然,這些勝景隨著十七世紀的瘟疫一起煙消雲散,然而溯著歷史的軌跡,我們依然能讀出當年此城的無限風華。

布雷西亞製琴業的起源,至今仍是個謎。這個既不靠山也不近水的城市、究竟是如何發展出叱吒一時的製琴工業?沒有人知道。然而可以確定的是,布雷西亞的製琴業發展極早,自古便是樂器的集散地,其最早的文獻紀錄可追溯至1495年3月,漫溢著文藝氣息的曼多瓦宮廷女主人伊莎貝拉.迪斯特 (Isabella d’Este, 1474-1539) ,向布雷西亞一位佚名工匠訂製了一批樂器,其中包括兩種不同尺寸的維奧琴。我們不難理解,布雷西亞製琴業必然是有口皆碑,才會受到愛好文藝的宮廷所垂青。在製造弓弦樂器的雄厚基礎上,提琴樂器自然順勢而興:皮瑞奇諾‧米凱利 (Pellegrino di Zanetto De Micheli (c. 1520-c. 1606) 、加斯帕洛.達薩羅、喬凡尼.保羅.馬吉尼等諸位大師們嘔心瀝血的創作,摶塑出提琴最初的形體,催生了提琴的誕生,也預言了百年後提琴偉大傳奇的到來。

/延伸閱讀/
製琴學派與家族:Brescia

克里蒙納 (Cremona)

里蒙納位於現今的義大利北部,是倫巴底 (Lombardy) 平原上的一個小城,城外有波河順流而過,座落於米蘭的東南方。建城於西元前218年,屬於當時羅馬帝國的軍事前哨站,雖因地勢險峻而以軍事國防為重心,但也具有商業及交通上的重要性。七世紀由倫巴底人重建,先後又歷經米蘭人、西班牙人及奧地利人的統治,直至1870年義大利統一。

在西元1098年時,因為水路發達的緣故,使得這個城市變得更加繁榮。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初,克里蒙納與威尼斯有相當密切的發展關係,亦成為文藝復興的重鎮之一,在美術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繪畫學派。自古以來,因其人文藝術鼎盛,克里蒙納便以藝術之鄉而聞名。此外,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而使交通發達,來自山區或其他地區的木頭原料,在水路運送上更為方便,也加速了製琴業的興起。它也作為重要的農產品和乳品集散中心,生產農業機械、絲織品等,目前是以製造業及農業為主的城市。

克里蒙納城內有許多教堂、宮殿及尖塔,其中最美的是聖多明尼哥教堂 (Church of San Domenico)。城內的街坊巷道仍維持著傳統的個人工作室,以傳統的手工方法製造提琴,現約有六十家製琴工作室,可從小型的招牌和櫥窗裝飾辨認。廣場上有一座史特拉底瓦里的銅像以及「史特拉底瓦里博物館」 (Museo Stradivariano) ,這座博物館是克里蒙納最珍貴的資產,它收藏了幾把阿瑪蒂、史特拉底瓦里與瓜奈里的名琴,還有史特拉底瓦里的製琴工具及設計圖稿。此外,「克里蒙納國際製琴學校」(Scuola Internazionale di Liuteria “Antonio Stradivari”)更被公認為國際上聲譽最高的製琴學校,因創立於1938年時正逢紀念史特拉底瓦里逝世兩百年,故亦名為「史特拉底瓦里製琴學校」,製琴學校對於提琴各個部分的原料、材質或是弓的素材等方面都有非常精細的考究,更標榜著義大利傳統製琴技術與風格。

小提琴音樂起源於義大利,十七世紀之後,歌劇的興起以及獨立器樂曲式的發展,使新的音樂環境更需要大量的使用小提琴。巴洛克(Baroque)時期的音樂家們,為了強調多變化性的情感以及表達出更強烈的對比效果,開始針對小提琴的特質譜寫音樂作品,呈現出一種全新且適合於小提琴表達的音樂語法,而克里蒙納的小提琴表現出飽滿強勁有力的音色,正符合音樂家們的需要。出生於克里蒙納的蒙台威爾第(Claudio Monteverdi, 1567-1643)首度將小提琴納入正式的樂團演奏,並創新發明了幾種小提琴技巧,如撥奏、顫音等,發揮了小提琴的特色,將小提琴提升為合奏音樂的主要樂器,甚至取代維爾琴 (viols) 。他受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原則所影響,認為器樂如同人聲一樣要表達歌詞意義,因此也於後期的牧歌作品中使用協奏手法,並以小提琴作為主要的合奏樂器。在他的許多作品中,小提琴不只是加強人聲部份、或代表複音音樂的主要旋律,更在戲劇情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他進一步探索了小提琴對戲劇性表達的潛力,如歌劇《奧菲歐》 (Orfeo, 1607) 的管弦樂配器就指定了小提琴來演出某些段落。

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,獨奏協奏曲的曲式開始發展,小提琴也極需有抗衡齊奏的音質與音量,這超乎了阿瑪蒂琴與史戴納琴的音響範圍能力,許多音樂家開始與製琴家商討他們演奏樂器的音量需求,波隆納 (Bologna) 的托雷利 (Giuseppe Torelli, 1658-1709) 就可能曾到克里蒙納向史特拉底瓦里討論提琴音量的需求。而史特拉底瓦里改造了小提琴,以適應樂團編制與演出場所的擴大,使小提琴在與交響樂團協奏時能相互匹配,符合了現代演奏家的需求。於此,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也逐漸提升,演奏家們也開始希望小提琴能擁有明亮清晰的音質,足以在大庭廣眾下將獨奏的效果發揮到極致。在某種程度上,這也相應促進了小提琴形制與琴弓設計的改良。

現今的克里蒙納雖不是義大利經濟發展的重點大城,但以其製琴業技術傳承,成為當今提琴愛好者的音樂聖地,不但具有著名的製琴學校,保存良好的古蹟也是觀光客們喜歡前往探訪的原因。克里蒙納從一個具歷史文化的古城,蛻變為世界最有名的提琴製造重鎮,如今以一脈相承的製琴業與高度的文化水準享譽世界。

/延伸閱讀/
製琴學派與家族:Cremona

菲拉拉 (Ferrara)

拉拉位於義大利北部艾密利亞 (Emilia) 地區,其音樂歷史可分為兩個時期,並且與政治及文化歷史相呼應。第一時期為西元1240年至1597年,由埃斯特 (Esterházy) 家族治理。

埃斯特家族為文藝復興時期,主要贊助音樂活動的家族之一。(其家族家系可自九世紀追溯至十九世紀),其間的治理者包括:博爾索 (Borso, 1413-1471) 、埃爾克萊一世 (Ercole I, 1431-1505) 、阿方索一世 (Alfonso I, 1476-1534) …等。1400年至1700年間,該家族對於贊助音樂活動最為熱烈,使得菲拉拉宮廷成為十五世紀之後重要的音樂中心。1598年起,埃斯特家族被教宗免職其統治權,遷都於莫德納 (Modena) 之後,菲拉拉則隸屬於教皇國。

自此時起,菲拉拉成為教皇國的一部分,也開始第二時期的音樂歷史。雖然音樂活動失去自主性,但仍舊蓬勃地發展著,譬如該地成為劇場和器樂曲重要的發展中心。以劇場發展為例,1605年及1610年,菲拉拉當地分別建造了兩個劇院,並且由當地建築師所設計。這兩個劇場都是以比賽場地為前提而設計,內部的陳設由數個大箱子加上三、四列的座位,排列成馬蹄型狀;靠近舞台的座位保留給貴族,而位於較高列的座位則提供給國外訪客以及中產階級,從位置分配可看出社會結構的狀況,而劇院的陳設亦是現代歌劇院的雛形。建設完成以後,兩劇院皆以宮廷慶祝、比賽以及附有音樂幕間劇的演說戲劇為活動。

1638年後,菲拉拉當地開始發明相關的劇院器材,如:舞台移動及變換場景的機器,因而活絡了戲劇的內容。這些創意更傳遍了整個義大利半島,因此現存最古老並擁有移動式舞台的劇院,即是以菲拉拉劇院為基礎。當地也以器樂音樂為主要發展目標,成立藝術學院並時常舉辦戶外演奏,間接促進了器樂曲的繁盛發展。

菲拉拉活躍的音樂與文化活動,造就許多知名製琴師,如:亞歷山達羅‧梅扎德里 (Alessandro Mezzadri, 1690-1734) 、朱塞佩‧馬康奇尼 (Giuseppe Marconcini, 1774-1841) 、弗朗切斯科‧貿里濟 (Francesco Maurizi, 1816-1903) 、路易吉 ‧索弗利悌 (Luigi Soffritti, 1860-1896) 及他的兒子埃克托爾‧索弗利悌 (Ettore Soffritti, 1877-1928) 。

佛羅倫斯 (Florence)

羅倫斯在十八世紀匯集了多位傑出的製琴師,像是巴托羅密歐‧克里斯多佛利 (Bartolomeo Cristofori, 1655-1731) 、喬凡尼‧巴蒂斯塔‧加布里埃利 (Giovanni Battista Gabrielli, 活躍於1740-1770) 、托馬索與羅倫佐兩位卡爾卡西家族的兄弟 (Lorenzo and Tommaso Carcassi, 活躍於1750-1780) ;同門派的皮耶‧羅倫佐‧房格利斯特 (Pier Lorenzo Vangelisti, fc1700-1745) 、加斯帕羅‧皮亞特里尼 (Gaspero Piattellini, 1738-1780) 和盧吉‧皮亞特里尼 (Luigi Piattellini) 則延續到1800年代。

克里斯多佛利傳說是尼可羅‧阿瑪蒂的弟子,他的琴雖然稀少,但傳承了克里蒙納製琴學派的大尺寸以及精緻等特色。然而,其繼承者加布里埃利以及卡爾卡西兄弟,卻偏向當時盛行的德派風格,德派風格的製琴法在十八世紀廣泛地被許多製琴家採納,並獲得極大的迴響。加布里埃利會設法維持在誇張風格的界線內,而卡爾卡西家族兄弟則沒有。

到了十九世紀後,佛羅倫斯的製琴師漸漸減少,目前已知的有羅連佐‧阿爾坎勾利 (Lorenzo Arcangioli, fc.1820-1850) 、Valentino de Zorzi (1837-1916) 以及朱塞佩‧斯卡拉佩拉,這三位製琴師在此製琴、設立商店,同時也對佛羅倫斯現代的製琴系統有相當大的影響。

熱內亞 (Genoa)

內亞位於義大利西北部港口,自中世紀起就有許多遊唱詩人及禮拜儀式音樂活躍於此。文藝復興時期,曾有許多音樂家在此工作,如:斐迪南多‧帕加諾 (Ferdinando Pagano, 1590-1592) 、弗朗切斯科‧朱爾米 (Francesco Guami, 1543-1602) 、馬克‧康拉德 (Marco Corrado, 1594-1625) 、西蒙那‧莫利納羅 (Simone Molinaro, 1625-1636) 、喬凡尼‧保羅‧科斯塔 (Giovanni Paolo Costa) 等人。因為當地貴族對於世俗音樂的推廣不遺餘力,使得市民們擁有豐富的音樂聆聽經驗以及優秀素養。除此之外,曾有許多當代傑出的作曲家、歌手以及器樂家們在熱內亞出生,並且受教於此,如十四世紀至十五世紀的約翰內斯 (Johannes) 、安東尼德‧雅努阿 (Antonius de Janua) ,十六世紀至十七世紀的吉拉爾迪 (Giovanni Battista Pinello di Ghirardi) 以及彼得羅‧雷久 (Pietro Reggio) 等人。

十六世紀以及十七世紀時,熱內亞的出版行業發達,曾與威尼斯以及羅馬等地的出版業者相互競爭。基羅拉摩‧巴爾托利 (Girolamo Bartoli) 、朱塞佩‧帕沃尼 (Giuseppe Pavoni) 以及卡倫扎納 (Calenzani) 家族皆為當地著名的出版業代表,其中帕沃尼的出版社曾於1613年出版著名的牧歌 (Madrigal) 作曲家卡洛‧傑蘇阿爾多 (Carlo Gesualdo) 的作品。

十八世紀起,熱內亞也有許多音樂演奏活動。馬丁‧比蒂 (Martin Bitti) 及喬凡尼‧安東尼奧‧桂多 (Giovanni Antonio Guido) 於熱內亞成立小提琴演奏學校,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亦於十八世紀末在此地發展作曲及表演活動。除此之外,十九世紀初,許多當代著名的歌劇作曲家,如董尼才悌 (Gaetano Donizetti, 1797-1848) 、馬斯康尼 (Pietro Mascagni, 1863-1945) 等人的作品,皆曾在此地進行首演。

除此之外,尚有勘第 (Candi) 兄弟於此地發展,增添了熱內亞的提琴文化,其中西薩‧勘第 (Cesare Candi, 1869-1947) 曾於克里蒙納的史特拉底瓦里兩百年慶典 (Bicentenary Celebrations of Stradivari) 展覽中,以優異的製琴技術獲得三面金牌的佳績。而保羅‧德‧巴比 (Paolo de Barbieri, 1889-1962) 則參與許多義大利國內及國際比賽,並榮獲多數獎項,更曾經以一組弦樂四重奏樂器,獲得評審評論「由現存的義大利製琴師之中所製作的最佳弦樂四重奏組」的佳話,這幾位製琴師的成就皆使得熱內亞的製琴文化繁盛發展。

然而,除了上述豐富的音樂歷史之外,此地亦擁有資源豐富的音樂相關機構。1829年安東尼奧‧科斯塔 (Antonio Costa) 建立了歌唱學校“Scuola Gratuita di Canto” (之後則改名為”Conservatorio di Musica N. Paganini”) ;當地圖書館則擁有加魯比 (Baldassare Galuppi, 1706-1785) 的眾多手稿及文件,以及帕格尼尼的文書資料。除此之外,1954年開始,著名的國際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”Premio Paganini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”更在此定期舉辦。

在製琴歷史方面,十八世紀代表製琴家為博納多 (Bernardo Calcagni, fc.1710 -1750) 、朱塞佩‧卡法勒利 (Giuseppe Cavalleri, fc.1732-1747) 、雅各布‧菲利普‧科達奴 (Jacobus Philippus Cordanus, fc.1700-1730) 以及安吉拉‧莫立納 (Angelo Molia, fc.1758-1764)。

到了十九世紀,代表的製琴家則有洛多維科‧拉斯特利 (Lodovico Rastelli, 1801-1878) 以及帕格尼尼的朋友—安東尼奧‧吉博悌尼 (Antonio Gibertini, 1797-1866) ;十九世紀中期 (約1860年) 開始,代表製琴家為朱塞佩‧洛卡 (Giuseppe Rocca, 1807-1865) 以及尼可羅‧比安奇 (Nicolo Bianchi, 1803-1880) 。

尼可羅‧比安奇被認為是現代熱內亞學派的創始者,同時教導了許多後輩製琴家,這些製琴家對於義大利十九世紀後葉半有巨大的影響,其中包括歐亨尼奧‧布拉格 (Eugenio Praga, 1847-1901) 、朱塞佩‧斯卡佩拉 (Giuseppe Scarampella, 1838-1902) 、弗朗索瓦‧博維斯 (Francois Bovis, 1864-1914) 、李卡多‧安東尼亞齊 (Riccardo Antoniazzi, 1853-1912) 以及恩里柯‧洛卡 (Enrico Rocca,1847-1915) 。

/延伸閱讀/
製琴學派與家族:Genoa

曼圖阿 (Mantua)

圖阿位於義大利北部,為文藝復興時期重要的音樂中心。根據文獻記載,其音樂活動可追溯至中世紀時期。此地的音樂活動獲得岡札加 (Gonzaga) 家族贊助而蓬勃發展,早在十四世紀時,曼圖阿便以製作木管樂器 (piffari) 及銅管樂器 (trombetti) 聞名於全義大利。器樂演奏家、管風琴家、歌手以及舞者們的專業技巧,吸引義大利國內外的宮廷爭相招聘,劇場的演出更為當地提供了許多新音樂。除此之外,此地也盛行音樂理論的教學。

十五世紀末期,其音樂文化受到伊莎貝拉‧埃斯特 (Isabella d'Este, 1474–1539) 〔為當時岡札加宮廷的公爵夫人〕影響甚深。她積極參與並贊助藝文活動,使弗洛托拉歌曲 (frottola) 、詩樂曲 (strambotto) 、頌歌 (ode) 、十四行詩 (sonnet) 等文學藝術蓬勃發展,並且要求音樂家們將上述文學種類與其他詩歌曲種相結合。當時卓越的音樂家如巴托羅密歐‧特羅波其諾 (Bartolomeo Tromboncino, 1470-1534) 、馬爾凱托‧卡拉 (Marchetto Cara, 1465-1525) 等人皆曾在岡札加宮廷中服務。

十六世紀初,法蘭西斯二世 (Francesco II, 1466-1519) 〔其妻為埃斯特家族的伊莎貝拉〕為岡札加宮廷帶來燦爛光輝的時期。他於此時建立的宮廷禮拜堂,不管是當下或是日後所聘任的音樂家們,皆曾在此服務;法蘭西斯二世也積極促進音樂表演活動。其後人,如文森佐 (Vincenzo I, 1562-1612) 公爵,亦積極參與音樂相關活動與推廣,並視音樂為生活之必需。他於每周五傍晚在宮廷中舉辦音樂會,演出教會音樂以及室內樂之外,更包含劇場類的娛樂,舉凡蒙台威爾第 (Claudio Monteverdi, 1567-1643) 的《奧菲歐》 (Orfeo,1607) 、《阿里安娜》 (Arianna,1608) …等作品皆是在其統治時期所推廣。

然而,文森佐逝世後,音樂活動中心開始轉移至其他城市,曼圖阿僅剩歌劇仍持續發展著。而當岡札加王朝結束,並於1708年開始接受奧國統治後,便意味著曼圖阿的音樂活動自此隸屬於維也納統治之下,劇院裡大部分上演著復興維也納人以及米蘭人所創作的作品;演唱者亦來自維也納,屬於曼圖阿本地的音樂時代從此宣告終止。

十七世紀時,彼得羅‧瓜奈里 (Pietro Guarneri of Mantua, 1655-1720) 為安德烈‧瓜奈里 (Andrea Guarneri, 1623-1698) 的長子,1679年左右,彼得羅遷居曼圖阿,除了製琴外,並在宮廷樂團擔任小提琴演奏家,世人稱他為「曼圖阿的彼得羅」 (“Pietro di Mantova”,即“Peter of Mantua”) 。

到了十八世紀時,許多人在此製琴,興盛了當地的製琴業,但在材料上也反映當時經濟環境的。代表製琴師包含卡米洛‧卡米利 (Camillo Camilli, 1704-1754) 、安東尼奧‧扎諾蒂 (Antonio Zanotti, 1709-1745) 、托瑪索‧巴雷斯提耶里 (Tomaso Balestrieri, c. 1750-c. 1780) 、Guiseppe Dall Aglio (1795-1840) 。

十九、二十世紀銜接之際,1886年,來自布雷西亞的製琴家族-斯卡拉佩拉 (Scarampella) 在此發跡。其成員包括:保羅‧斯卡拉佩拉 (Paolo Scarampella, 1805-1870) 、朱塞佩‧斯卡拉佩拉和斯特凡諾‧斯卡拉佩拉 (Stefano Scarampella, 1843-1925) 父子,以及此家族的傳承者加埃塔諾‧加達 (Gaetano Gadda, 1900-1956) 及當地作者加埃塔諾‧迪奧內利 (Gaetano Dionelli, 1806-1870) 。他們的提琴作品皆富有曼圖阿製琴風格,尤其在漆料的使用上,常使用紅色的底漆,上層塗以亮的褐橘色或紅褐色漆色為其代表。加埃塔諾‧加達的兒子─馬里奧‧加達 (Mario Gadda, 1931-2008) ,亦為近代活躍於曼圖阿的製琴師。

米蘭 (Milano)

蘭(義大利語:Milano)為義大利西北部城市,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最高的倫巴底平原上。它也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,歷史相當悠久,以觀光、時尚、建築聞名。

中世紀里米蘭被寫為Mailand,今天德語依然使用這個名字,它來自於凱爾特語的Mid-lan,意為「平原中心」。羅馬人稱它為Mediolanum。西元前600年前後由高盧人 (Galleans) 建立,後作為蓋爾特人 (Celtic) 部落首府達百年。西元前222年為羅馬統治,成為當地區最繁榮的城市之一。西元三世紀時期正式成為基督教的推廣中心,並被列為重要都市,西元四世紀米蘭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與政治中心,當時已是歐洲第二大城市;於1450年至1500年間,米蘭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的重鎮;1945年因為戰爭的關係米蘭受到嚴重毀損,戰後重建之後,米蘭復甦再次成為義大利重要的經濟與工業中心,至今已成為義大利的第二大都市,也是歐洲的重要的商業及旅遊城市。

米蘭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部、波河平原上,面積約1982平方公里,是義大利的第二大城市,也是義大利重要的金融、經濟中心與交通樞紐,享有「經濟首都」之稱;另外,米蘭是一個非常多樣化的城市,以觀光、時尚與建築而聞名,擁有許多知名的旅遊景點,其中包括米蘭大教堂、史卡拉劇院、布雷拉美術館、斯福才古堡、保存達文西鉅作《最後的晚餐》的聖瑪麗亞感恩教堂及擁有「世界上最老的購物中心」之稱的艾曼紐二世迴廊等 (Galleeria Vittorio Emenuele)。米蘭的建築大多為拜占庭風格,是將大理石建材改成壁體,而繪畫方面以濕壁畫取代以往的馬賽克鑲嵌畫,獨樹一格的建築烘托出米蘭的高度時尚氣息。

/延伸閱讀/
製琴學派與家族:Milano

羅馬 (Roma)

馬,義大利南方城市,當年為羅馬帝國的中心城市,1420年起成為羅馬天主教會中心位址,1870年義大利統一後,羅馬便成為義大利首都。

文藝復興末期,羅馬天主教廷發起了「特倫特大公會議」 (Council of Trent) ,以抗衡馬丁‧路德 (Martin Luther,1483-1546) 的宗教改革。會議中提到,教廷認為以往隨意使用樂器的情形使得音樂過於吵雜,因此力求音樂單純化。

在製琴的歷史上,最早的製琴師是德國的移民—大衛‧特克勒 (David Tecchler, 1666-1748) 以及弗朗西斯科‧艾明利亞尼 (Francesco Emiliani, c.1680–1736) 。

十八世紀開始,越來越多製琴家在這城市工作,如:大衛‧特克勒的學生約克柏‧豪李爾 (Jacob Horil, 1720-1759) 以及麥可‧普拉納 (Michael Platner, 1735-1750) 等;這些製琴家大多採用羅馬當地的製琴風格,其中麥可‧普拉納則追隨安德烈‧瓜奈里以及大衛‧特克勒製作的樂器為模型;同一時期,著名的製琴家還有吉利歐‧塞撒利‧吉格里 (Giulio Cesare Gigli, c.1724-1794) 、朱塞佩‧卡魯其 (Giuseppe Carlucci, c. 1780) 以及安吉拉‧達‧滬伯 (Angelo De Rub, c.1750) 。

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代表製琴師則有,羅多佛‧弗雷迪 (Rodolfo Fredi, 1861-1950) 、安東尼奧‧斯葛碧 (Anotonio Sgarbi, 1866-1905) 以及朱塞佩‧斯葛碧 (Giuseppe Sgarbi, 1818-1905) ;而對於1920以後的羅馬學派有巨大的影響製琴師則是朱賽佩‧菲奧里尼 (Giuseppe Fiorini, 1861-1934) 以及西蒙‧菲南多‧薩科尼 (Simon Fernando Sacconi, 1895-1973) ,其中薩科尼製作的樂器相當傑出,因而常提供給小提琴家阿里戈‧塞拉托 (Arrigo Serrato, 1877-1948) 及大提琴家爾圖羅‧博努奇 (Arturo Bonucci, 1894-1964) 演奏。

杜林 (Turin)

世紀期間,遊唱詩人 (troubadour) 盛行於杜林地區。當地的聖薩爾瓦多教堂 (S. Salvatore) 成立歌唱學校,十五世紀後的文獻便有演唱無伴奏合唱 (cappella) 的相關記載。

杜林相關的音樂史記載約始於1450年,當時薩伏依 (Savoy) 公國在阿美迪奧八世 (Amedio VIII, 1383-1451) 的努力之下,從家族躍升為神聖羅馬帝國附屬下的宮廷之一,掌控阿爾卑斯山的重要隘口。其後的魯多維科公爵 (Duke Ludovico) 夫婦除是優秀的宮廷領導者外,更是音樂愛好者,曾和著名音樂家杜飛 (Guillaume Dufay, 1400-1474) 有著密切交往。杜飛於1434年指導教堂無伴奏合唱,並於1437-1739年、1450-1456年多次出入薩伏依宮廷。

十六世紀中葉,薩伏依公國被法國人佔領,直到1559年,曾被法國人驅逐的埃馬努埃爾‧費利伯托 (Emanuele Filiberto,1553-1580) 再度復位為公爵,杜林才重新回歸到薩伏依公國。原有領地已在法國-哈布斯堡戰爭中被摧毀,於是公爵在1563年正式遷都至杜林。1550-1555期間,他盡可能地鞏固薩伏依公國的外交和政治地位,試圖復甦商業活動,並希望靠著優秀歌者和器樂演奏者重新創造宮廷音樂機構。

杜林在下位繼任者卡洛‧伊曼紐爾公爵一世 (Carlo Emanuele,1580-1630) 的帶領下,鞏固其都城的地位;擁有良好文學造詣的伊曼紐爾公爵,1585年迎娶西班牙公主卡達莉娜‧米卡厄娜(Catalina Micaela) ,當時上演了G.B. Guarini's Il pastor fido田園劇。

十七世紀早期,因公爵伊曼紐一世的錯誤判斷,導致至法國亨利四世 (Henry IV) 入侵薩伏依占領薩魯佐地區。政治因素使杜林和法國關係更密切,藝術喜劇 (commedia dell'arte) 在前往法國途中多次停留杜林(例如,1602-1609間的阿切西劇團 (Accesi) 和1620年的安德烈尼的忠實劇團 (G.B. Andreini's Fedeli) 。1619年,法國路易十三的姐妹瑪莉.克莉絲汀 (Marie Christine) 嫁給了維托里奧‧阿美迪奧一世 (Vittorio Amedeo I) ,並從巴黎帶來四位音樂家和Filippo d'Agliè,1624-1627年間創造了précieux ballets de cour。並將宮廷輝煌的節慶、競技、展覽活動加以組織,以及音樂和芭蕾舞蹈各式節目安插入戲劇之中,芭蕾、餘興節目和機關喜劇的模式,隨著稚齡的卡洛‧伊曼紐爾公爵二世 (Carlo Emanuele II,1638-1675) 繼位而越來越盛行(其母親Cristina為法國國王亨利四世之女,法國影響力再度壯大)。約到十七世紀中期,合唱逐漸從室內樂和musici armonici分開;1672年,公爵模仿法國時尚,聚集一批提琴演奏家成立樂團,到了1677年約有24位演奏家。

1706年,公爵維托里奧•阿美迪奧二世 (Vittorio Amedeo II, 1675-1730年) 重新奪回被法國佔領的杜林,薩伏依公國再次掌握實權;1713年取得西西里島,獲得西西里國王頭銜;1720年被迫以西西里島交換較不重要的薩丁尼亞島,公爵也成為「薩丁尼亞-皮埃蒙特王國」第一代國王。這個王國日漸強大,為未來的義大利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。

在維托里奧•阿美迪奧二世和卡洛斯‧艾曼紐爾公爵三世 (Carlo Emanuele III,1730-1773) 的帶領下,杜林音樂發展達到巔峰。世紀初年,小提琴家索米斯G.B. Somis (小提琴家族自十七世紀中葉即為宮廷服務) 由於優異的演奏藝術,1703-1706年間,阿美迪奧公爵將他送到羅馬,和柯賴里 (Corelli) 學習,之後成為公爵私人演奏家,並指派他成為指揮,給予自由充分的時間來創作及教學。同時期的合唱指揮S.A. Fiorè (戲劇音樂的作曲家) ,也和索米斯一起到羅馬學習。 索米斯的學生包括尚‧馬里耶‧雷克萊 (Jean Marie Leclair,1697-1764) ,先以著名舞者身份到達杜林,後來成為法國著名作曲家、小提琴演奏家;義大利小提琴家、作曲家賈爾迪尼 (Felice Giardini) 到了巴黎和倫敦,影響了十八世紀的英國音樂;普格納尼 (Gaetano Pugnani, 1737-1798) ,1754年在巴黎的聖靈樂團 (Concert Spirituel) 展開精彩的小提家生涯,經過羅馬的短暫停留,於1770年回到杜林,擔任合唱管弦樂團的小提琴首席。

現代的小提琴演奏法的創始人,也是讓史特拉底瓦里提琴聲名大噪的重要人物維奧第 (Giovanni Battista Viotti, 1755-1824) ,是普格納尼的學生,曾經是杜林皇家教堂樂隊一員,傑出的小提琴技巧讓他很快地受到賞識,短暫停留杜林宮廷後,便和普格納尼到海外巡迴並安頓在巴黎及倫敦,成為著名提琴演奏學校皮德蒙特 (Piedmontese school) 代表人物。各種因素讓杜林逐漸成為十八世紀的音樂中心,許多著名音樂家都曾到此遊歷,包括德國長笛演奏家鄺茲 (Johann Joachim Quantz, 1697-1773) 、捷克音樂家本達 (Georg Benda,1722-1795) 和莫札特 (Mozart) 。

器樂演出和歌劇平行發展,1715年卡立亞洛劇場 (Teatro Carignano) 開始營業,歌劇和器樂演奏交替演出。1738年建立皇家劇院 (Teatro Regio) ,演出作品包括菲奧 (Francesco Feo) 、萊奧 (Leonardo Leo) 、約梅利 (Jommelli) , 哈賽 (J.A. Hasse) 、Tommaso Traetta、加盧皮 (Galuppi)、尼可拉‧皮欽尼 (Niccolò Piccinni, 1728-1800) 、J.C.巴哈1761年的第一部歌劇《阿塔賽爾斯》 (Artaserse) 、普尼亞尼 (Pugnani) 、 De Maio, Sacchini, 契瑪羅薩 (Domenico Cimarosa,1749-1801) 等。

十八世紀末期,拿破崙勢力席捲歐洲,1796年併吞義大利,1798年卡洛斯‧艾曼紐爾公爵四世 (Carlo Emanuele IV) 被法國革命軍隊驅趕出去,cappella音樂逐漸消逝。很快地,拿破崙於1800年建立義大利共和國 (Italian Republic) ,四年後自封皇帝,再次更名為義大利王國(Kingdom of Italy)。1815年拿破崙於滑鐵盧慘遭敗陣,義大利各諸邦君主紛紛復辟,恢復先前義大利各國林立的政治版圖,其中,薩丁尼亞國王伊曼紐一世 (Vittorio Emanuele I) 在杜林復位,並獲得熱內亞港口,強化在義大利境內邦國的地位。此後,杜林的重心將放在軍事拓展與傳統外交之上。

十九世紀的義大利人,民族意識逐漸抬頭,期望擺脫外國統治、達到義大利半島政治統一,在首相加富爾 (Camillo Benso Cavour)靈巧的外交手腕下,帶領薩丁尼亞王國完成了大部分的意大利統一。1861年1月,義大利成立首屆國會,2月在杜林召開,並於3月17日宣布伊曼紐二世為「義大利國王」,義大利王國正式獨立。同年,義大利人設置教育部,將學校與大學集中在首都杜林,杜林成為義大利的真正首都。1866年,根據九月公約 (September Convention),將首都遷到佛羅倫斯。

這段期間的音樂活動,民間音樂機構逐漸興起,音樂活動越顯大眾化,從著名指揮家托斯卡尼尼(Arturo Toscanini ,1867~1957)的早期表現可見一斑。經過幾十年的平順經營,尤其在Depanis領導下,皇家劇院再度興盛。1876年華格納的《羅恩格林》(Lohengrin)在此演出獲得成功(前三年在史卡拉歌劇院La Scala演出是失敗的),杜林從此成為華格納中心。1895年托斯卡尼尼指揮《諸神的黃昏》(Götterdämmerung)首演。本世紀末年,首次演出節目包括1880年卡塔拉尼的《埃爾達》 (Catalani ‘s Elda) 、普契尼的1884獨幕歌劇《薇莉》 (Le villi) 、1893《瑪儂‧蕾絲考》、1896《波西米亞人》。

1911年,為了慶祝義大利統一50年,德布西在杜林親自指揮他的作品音樂會。杜林歌劇院 (Teatro di Torino) 是一間優秀的重要文化機構,接替了Scribe歌劇院。在藝術指導G.M. Gatti和顧伊 (Vittorio Gui) 、Casella的合作之下,上演了被忽視的歌劇作品,例如羅西尼的《阿爾及爾的義大利女郎》 (L'italiana in Algeri) 、葛路克《阿爾賽斯特》(Alceste),以及史特勞斯義大利首演的《納克索斯島的阿麗安奈》(Ariadne auf Naxos,)、馬里佩羅的《Sette canzoni》,拉威爾《西班牙時光》 (L'heure espagnole) ,和史特拉溫斯基的芭蕾《婚禮》。

二十世紀的杜林,支持RAI杜林廣播交響樂團 (Orchestra Sinfonica di Toroni della Rai) 為一般群眾服務,促進室內樂的發展,歌劇不再是歌劇院的唯一演出方式。經過戰火摧殘的皇家劇院於1973年8月10日重新落成,演出威爾第的《西西里晚禱》,由Fulvio Vernizzi指揮、演唱者包含卡拉絲 (Maria Callas) (她的第一部演出),男高音吉烏塞比‧迪•斯岱法諾 (Giuseppe di Stefano) ,編舞者謝爾蓋‧利法爾 (Serge Lifar) 。杜林開始為群眾設立音樂學校,直到1936年擴大為國立G‧威爾地音樂學院 (Conservatorio Statale di Musica Giuseppe Verdi) 。

/延伸閱讀/
製琴學派與家族:Piedment

威尼斯 (Venice)

今的威尼斯依舊如同往昔,深深吸引著人們。它有著觀光聖地如:大運河和里亞托(Grand Canal and the Rialto), 聖馬可廣場和威尼斯劇院、宮殿和展覽館似的教會等,都是無所匹敵的,這些名勝皆與威尼斯深厚的文化活動與歷史緊密連結。在這有許多驚人的建築,如帕拉第歐(Palladio)和隆格那(Longhena),畫家卡帕契歐(Vittore Carpaccio, c1460-1525/26)、提香(Titian, Tiziano Vecellio, c 1485-1576)、丁托萊托(Tintoretto, Jacopo Coming, 1518-1594)、維洛奈斯(Paolo Veronese, 1528-1588)、卡那來陀(Canaletto, Giovanni Antonio Canal, 1697-1768)、音樂家加布里埃利(Giovanni Gabrielli, c1554-1612)、蒙台威爾第、阿爾巴尼奧利(Tomaso Giovanni Albinoni, 1671-1750/51)、馬切婁(Alessandro Marcello, 1669-1747)、韋瓦第(Antonio Vivaldi, 1678-1741)等。然而,威尼斯製琴業的名聲,則鮮為大眾所知。威尼斯學派的大提琴品質精良,且由於使用好的木材,使得他們擁有富有飽滿、出眾的音色。因此,威尼斯製琴學派的工藝技術,常容易被拿來與克里蒙納學派比較。除此之外,其塗漆也相當特別。威尼斯的製琴師,因為賦予提琴這些特徵與品質,其製琴工藝才得以獲得如此高的聲譽。

1605年,威尼斯地區由於對少數宗教的寬容,導致被教宗逐出教會。不久後威尼斯取得獨立權,城市也培養出世俗情懷。因此,威尼斯有別於其他的義大利城市,成為一個獨立的城市,這種情形反映在政治、商業與文化等各層面。這新的社會型態,也直接影響了這城市的音樂生活。音樂停止專為教會服務,成為一門可賺錢的商業藝術。然而,製琴工藝技術的卓越發展,絕非單純地只因經濟繁榮的影響,而以音樂本質的改變影響最為深遠。因為當其音樂本質係為教會服務時,其演奏時所需使用的樂器則為:維爾琴特琴(lute) 或詩琴(theorbo),因而這些樂器的生產地即為威尼斯與菲森(Füssen)。

1567年出生於克里蒙納的音樂家蒙台威爾第,於1613年定居於威尼斯,他是第一位在其音樂作品中,賦予弦樂器重要地位的人,著重「擦弦」樂器的使用,而非原本的「撥奏」奏法樂器。他也是威尼斯聖馬可大教堂的音樂總領,其利用職位之便,除了自身的音樂創作得以發揮外,也使得此地的管弦樂在歷經30年的歲月洗禮後,規模漸趨擴大。1637年,第一間民營歌劇院在威尼斯開幕,觀賞歌劇也漸成為各社會階級人士聚會的場所。因此,威尼斯的歌劇,除了影響音樂的發展走向,同時也刺激樂器的需求量。

此外,當地的四所孤兒院(Ospedali)於十八世紀逐漸成為愈來愈專業的音樂學校,許多優秀的音樂人才,皆從此地出身。這些學校的學生,於提琴有一定的需求量,故與威尼斯的製琴業有著密切的關係。至十八世紀中葉,「大規模」的音樂演奏型態出現,音樂不再專為宗教場合演奏,轉為而為世俗場合演奏。這種新的音樂演奏型態,需要新種類的樂器輔助,以演奏出更具魄力、華麗與精緻的聲響,進而促進影響威尼斯製琴業的發展。此外,和威尼斯提琴發展最具密切關係的作曲家為韋瓦第,他對於十八世紀威尼斯音樂發展,有著深遠的影響。他雖然是位作曲家,但本身也具有精湛的演奏能力,無論在教會或私人場合都能舉辦音樂會,演出歌劇或從事教學事業,甚至為小提琴與大提琴創作極大量的樂曲,如協奏曲。威尼斯活絡的音樂活動,促使教師、學生,甚至是業餘者,成為製琴業的廣大的客戶群。

威尼斯的獨立領導權,約於1793年拿破崙入侵後瓦解,繼之而來的影響,則是威尼斯的文化環境漸趨勢微:劇院倒閉、教會的樂團大量消失,且四所音樂學校只剩下皮耶塔(Pieta Ospedali)留存至今。然而,儘管威尼斯的政經局勢有所轉變,但時至今日,威尼斯的名聲卻不因而受到忽視,反而因各種藝術成就,使得這個城市擁有輝煌、長遠的好名聲—就如威尼斯製琴師手下的提琴般,依舊能歌詠出美妙的樂章。

/延伸閱讀/
製琴學派與家族:Veni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