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德爾: 《D大調小提琴與數字低音奏鳴曲,作品一第十三號》

George Friderick Handel (1685-1759)

Sonata for Violin and Basso Continuo in D Major, Op. 1, No. 13
演出者:
小提琴:周郁芝、大提琴:曾素芝、大鍵琴:蔡佳璇
使用樂器:
Carlo Bergonzi, Vi (1732)、Matteo Gofriller,Vc (1700)

出生於德國的作曲家韓德爾(Georg F. Handel, 1685-1759),一生中卻有長達五十年的時間在英國度過。他在十八世紀初將歐洲本土音樂,如:歌劇、室內樂曲、宗教音樂等帶到英國,造成不小的影響,並創造出受到英國聽眾熱烈歡迎的英式清唱劇。重要作品包括神劇《彌賽亞》、管弦樂曲《水上音樂》以及《皇家煙火》等,均為大家所熟悉。 韓德爾於1730年代初期出版了一組約12首給獨奏樂器(包括小提琴、雙簧管與直笛等)與數字低音的奏鳴曲,出版商將其編輯為作品編號一(Op. 1),形式上這些作品大都是以慢-快-慢-快樂章構成的「教會奏鳴曲」。1879年,《韓德爾作品全集》(Händel-Gesellschaft)樂譜出版時,編者再收錄三首之後創作的作品。本錄音所收錄的第十三號屬於後者,創作時間為1749年,比前面的作品晚了約20年;這首D大調奏鳴曲技法成熟、旋律動人,被廣泛認為是韓德爾所有小提琴奏鳴曲中最傑出的作品。 在樂章結構上較特殊的是,教會奏鳴曲通常僅以速度為樂章標題,而此曲第一樂章標示為Affetuoso, 雖然可以判定為介於慢板與行板之間的速度標示,但字義上也是「深情溫柔」的意思。另外,身為聞名全英神劇作曲家的韓德爾,也應用了神劇作品素材,比如第二樂章的賦格主題就源自於《所羅門》(Solomon, 1749)中的合唱曲。 本次錄音使用義大利製琴師白貢齊於1732年製作的名琴演奏。英國作曲家與義大利名琴相輔相成,成就此動人的D大調奏鳴曲,值得再三聆賞玩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