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國學派 (France School)

前法國地區最早的提琴出現在1560年,當時的法皇查理九世 (Charles IX of France 1550-1574) 向安德烈.阿瑪蒂 (Andrea Amati, c. 1505-1577) 訂製一批樂器,包括了12把大小提琴 (約351mm)、12把小小提琴 (341mm)、6把中提琴以及8把大提琴等。

法皇查理九世並邀請當時非常著名的女性畫家蘇菲妮斯巴‧安奎索拉 (Sofonisba Anguissola, 1535-1625) 在這些樂器上作畫,但隨著1792年法國大革命爆發,動亂之中這批樂器也跟著全數遺失;之後,部分提琴陸續被發現,但數量極為稀少,目前僅發現十把左右,而這一批樂器則成為法國提琴史上最重要的起點及珍貴遺產。

1670年代左右由於海運發達,比利時、荷蘭等地與當時的義大利熱內亞 (Genoa) 往來密切,連帶地影響了比利時地區的製琴風格;再由於地緣關係,比利時、荷蘭的製琴風格也影響到了法國最早期的製琴家。

法國地區最早的提琴出現在1690年的南錫 (Nancy) ,是由一個名為梅達 (Medard) 的家族所製作。梅達家族是目前所知法國地區最早的製琴家族,家族成員分居於南錫以及密爾古 (Mirecourt) 等地,但關於這一個家族的資料以及遺留下來的琴非常稀少,無法明確考證出該家族對於這兩個地區的製琴事業的影響,但可以確定的是,這兩個城市是法國地區最早發展製琴技藝的城市。

真正屬於巴黎地區的製琴家,則出現在1700年以後,其中最為重要的三位作者分別是:克洛德皮耶瑞 (Claude Pierry, fc. 1700-1729) 、雅各波給 (Jacques Boquary, 1680-1730) 以及皮耶‧維隆 (Pierry Veron, 1690-1730) ,其中雅各波給及皮耶‧維隆在提琴的設計風格上,深受比利時學派加斯帕‧伯爾邦 (Gaspar Borbon, 1632-1710) 的影響,在它們的樂器上均有側板鑲崁技術 (Inlay Rib) ;這一項技術是比利時學派特有的,法國製琴家深受此技術影響,在1750年以前,巴黎地區製琴家大多使用此項技術,密爾古則是到了1780年還在使用這項製琴技術。

在漆料方面,1750年左右的巴黎正流行土黃色的漆料,漆料質地較為薄透;另外,琴身上則以烙印的方式標上製琴家的姓名,此時期的代表製琴家包括:路易.蓋爾桑 (Louis Guersan, 1700-1770) 、君-巴帝斯特‧薩洛蒙 (Jean-Baptiste Salomo, 1713-1767) 、安德烈卡斯塔內利 (Andrea Castagneri, 1696-1747) 以及李奧波德何諾丹 (Leopold Renaudin, 1755-1795) 等。

到了1781年,義大利小提琴家維奧弟 (Giovanni Battista Viotti, 1755-1824) 使用安東尼奧‧史特拉底瓦里 (Antonio Stradivari, c. 1644-1737) 在1709年製作的小提琴, (奇美基金會典藏名琴) 在巴黎舉行首演,這一場音樂會非常的成功,讓史特拉底瓦里提琴聲名大噪,並成為巴黎製琴家競相模仿的對象。

而在1792年法國大革命結束後,巴黎經濟迅速地復甦,法國製琴重心漸漸由密爾古轉移至巴黎,因而此時的巴黎,聚集了許多外地的音樂家及製琴家,同時,也將法國製琴業帶入輝煌時期,此時期的代表作者包括:君-弗朗索瓦阿德瑞克 (Jean François Aldric, 1765-1843)、弗朗索瓦‧路易‧皮克 (François Louis Pique, 1758-1822) 以及尼可拉‧呂波 (Nicolas Lupot, 1758-1824) 等。

尼可拉‧呂波是法國製琴史上最優秀的製琴家,其女婿及學生帶領法國提琴製作進入新的時代;1830年代後,法國地區最為著名的作者為君-巴蒂斯特‧維堯姆 (Jean-Baptiste Vuillaume, 1798-1875),維堯姆是新一代崛起的製琴家,他將法國製琴業推向最蓬勃的時期,其影響更延續到近代的法國提琴中。

李奧波德‧何諾丹
(Leopold Renaudin, 1755-1795)

奧波德‧何諾丹 (Leopold Renaudin, 1755-1795) ,1776年起開始在巴黎工作,在當時,何諾丹具有良好的社會地位,不幸的是,法國革命之後由於政治因素被迫送上了斷頭台。

何諾丹製作的小提琴型式不太相同,設計上也較為多變。通常他所製作的提琴體型較為狹長,沒有明顯的拱型弧度。面板及背板的製作並不能堪稱完美,甚至有的是突出及較不美觀的,琴頭的比例特殊,以致在某些視覺角度下會看不到琴頭渦旋的頂端;另外何諾丹常在琴的背板上烙印”RENAUINP.A PARIS.”的字樣,這也是何諾丹製作的琴的特色之一。

在漆料的使用上,何諾丹大多使用黃橘色的透明漆,為典型的法國漆,是由蓋爾桑 (Guersan) 系統演變而來,但現在大多氧化成不透明的褐紅色色調。

何諾丹不僅製造小提琴,同時也製造許多優秀的中提琴與大提琴,另外他還製作了許多精美的低音提琴,但有些作品在1873年巴黎歌劇院 (the Paris Opera House) 的一場火災中被毀損。

君‧弗朗索瓦‧阿德瑞克
(Jean François Aldric, 1765-1843)

‧弗朗索瓦‧阿德瑞克 (Jean François Aldric, 1765-1843),法國製琴家,出生於流傳了三代的密爾古製琴家族,並在1785年搬到巴黎。

阿德瑞克製作的提琴具備良好的品質,這使他成為尼可拉‧呂波 (Nicolas Lupot, 1758-1824) 後巴黎地區的製琴先鋒。阿德瑞克是第一個購買義大利名琴的法國製琴師,這些樂器於1827年被路易吉‧塔里西歐 (Luigi Tarisio, 1790-1854) 帶入巴黎,使阿德瑞克成為巴黎第一位與塔里西歐做生意的法國琴商。他的樂器以史特拉底瓦里的作品為模型,但在外型上做了修正,琴的外型及琴身的弧度看起來更加飽滿厚實。在漆料方面,受到了呂波的影響,漆色為紅褐色,非常引人注目,但卻缺乏清晰度與彈性。

在音色方面,阿德瑞克的作品在當時法國提琴中屬於上等作品,其中許多把被認定為演奏用的優秀大提琴。在標籤的使用上,阿德瑞克使用了許多不同的標籤,印製版的標籤上帶有美麗的花邊裝飾,手寫版的標籤樣式較為特別,且較少出現。他的外甥雅克‧奧布里(Jacques Aubry)於1840年繼承了他的事業。

尼可拉‧奧古斯丹‧夏皮
(Nicolas Augustin Chappuy, 1730-1784)

可拉‧奧古斯丹‧夏皮 (Nicolas Augustin Chappuy, 1730-1784),1713年至1767年間曾替君‧巴第斯特‧薩洛蒙 (Jean Baptiste Salomon, 1713-1767) 工作,1750至1770年間,則於密爾古、巴黎兩地製琴。在提琴製作史上,夏皮的製琴速度極快,創作量也非常的多,手藝精湛,手工精細,能夠依顧客的需求或是他個人的喜好,製作出各種樣式的提琴,提琴的品質不一,從平庸到非常高級均有;在側板的製作上,早期夏皮採用比利時系統的側板鑲崁技術 (Inlay Rib) ,晚期後則無使用此技術製琴。

夏皮所製的提琴有些不完美,有寬大的腰身及不加修飾的邊角,不過有些較長體型的樂器則具有雅緻的外型。一般來說,夏皮製作的提琴拱型弧度較為平坦,F孔的頂部和底部並不是非常彎曲,兩邊F孔的距離較大,F孔上的狀針倒著設計,因而呈現出斜斜的樣子,而這種特殊的設計非常的少見。琴頭有時偏大,並有精美的雕刻,有時也會加一些小小的凸飾在上面。

夏皮在製作提琴時,通常選用較為次等的木頭,因而常遭到專家的批評,這些樂器在音孔和琴身邊緣處會有不規則的木紋出現。但有些樂器有著不同的外觀,使用筆直木紋的木材,及漂亮的火焰楓樹為製作材料,提琴尺寸大多為:琴身14 1/16吋;夏皮常在琴背板烙印上A.CHARPPUY 或者 CHARPPUY A PARIS。

約瑟夫‧巴索
(Joseph Bassot, 1740-1808)

瑟夫‧巴索 (Joseph Bassot, 1740-1808) 1740年出生於密爾古 (Mirecourt) 。1774年後就到巴黎工作,直到1808年逝世。巴索的提琴標籤顯示作品皆為本人製作,不過一家位於密爾谷的公司在他死後取得他所留下的提琴作品。

巴索所製的提琴,以尼可拉‧呂波 (Nicolas Lupot, 1758-1824) 的史特拉底瓦里 (Stradivari) 樣式為基礎 (呂波曾模仿及改造史特拉底瓦里的提琴樣式,成為他自己的製琴風格) ,個人特色不算特別,提琴及音孔的雕刻精細。巴索早期所製造的提琴琴身拱型較明顯,並使用橘黃色的漆料,晚期則改採用帶淡紅色的棕色光澤漆料,漆料質地不會太偏油性或是太乾。

巴索在木材的選用上雖無變化,但面板及背板的材質均為上選(大多為法國硬質楓木)。巴索琴最明顯的特徵是精細的琴頭雕工,這些雕工通常比樂器外型還要講究。提琴邊緣微微隆起,並以深色漆與側板接著;在鑲線方面,巴索是少數以鯨魚古為鑲線材料的法國製琴師。此外,由於巴索所製的琴都較一般琴的比例稍小一些,這也使演奏者比較容易掌握。

音色方面,巴索所製的琴具有平順及明亮的特質,不像義大利琴散發出的濃烈音色,這是巴索的琴吸引演奏者之處。除了小提琴外,他製作的中提琴也同樣深受好評。

君‧尼可拉‧藍貝特
(Jean Nicolas Lambert, ?-1761)

‧尼可拉‧藍貝特 (Jean Nicolas Lambert, fc. 1731-1761),詳細生卒年不可考,目前僅知製作提琴的時間為1731年至1761年間。

藍貝特製作的提琴尺寸較為壯大,不僅在琴身的長度上加長,在寬度上也比一般小提琴的寬度還寬,F孔的長度較長,左右兩邊的距離也較大,切割不是非常的完美,這種大體型的設計是當時新的設計概念,據推測是為了因應當時演奏環境的要求而做出的改變。此外,在琴身上的C區的四個邊角,受到了義大利風格的影響微微的向上翹。在漆料的顏色上,使用的是褐黃色的透明漆。

藍貝特製作的樂器上標籤設計華美,字的旁邊常有大量的阿拉伯式的漩渦狀線條圍繞,並加上魯特琴 (lute) 及提琴圖案為裝飾。標籤位置大多在琴身內部背板上,但有時也會出現在各式各樣不同的地方,除了標籤外,藍貝特也會使用烙印,烙印的位置則常在琴的內部,烙印的文字通常為”LAMBERT A.PARIS”。

夏皮‧尼可拉
(Nicolas Chappuy, 1730-1781)

皮‧尼可拉 (Nicolas Chappuy, 1730-1781),容易與另一位製琴師尼可拉‧奧古斯汀‧夏皮 (Nicolas Augustin Chappuy, 1730-1784) 混淆,所以尼可拉通常以 ”Chappuy N” 為標籤,作為分辨作品的證明。

君‧柯林
(Jean Colin, fc. 1745-1770)

‧柯林(Jean Colin, fc. 1745-1770)生卒年不詳,僅知1745年到1770年間在密爾谷 (Mirecourt) 工作,但他的作品中都提字指出樂器是在巴黎所製作。

柯林所製造的小提琴有很深的腰部曲線,適中的拱型曲度,以及微微傾斜的優雅音孔,使用的漆料質地為樹脂製的乾燥透明漆;側板部份,柯林採用比利時系統的側板鑲崁技術 (Inlay Rib) 製作。

皮耶‧約瑟夫‧海爾
(Pierre Joseph Hel, 1884-?)

耶‧約瑟夫‧海爾 (Pierre Joseph Hel, 1842-1902) 1842年出生於Mazirot,15歲時製作了第一把小提琴,一生中共製作了400把的琴,海爾所製的琴大多以史特拉底瓦里 (Stradivari) 、阿瑪蒂 (Amati) 以及瓜奈里 (Guarneri) 這三種為模型,但有時也製造一些以自己想法為基礎,不同於以往傳統形式的樂器。

喬治‧埃內斯科 ( Georges Enesco, 1881-1995) 在1923年的美國巡迴音樂會中拉奏海爾製作的琴,使約瑟夫的琴第一次被大眾所認識。

在海爾所製的琴中,比例較大的琴被認為是比較優秀的,這些琴在琴身上都有著特別精細的手工;燦爛的紅色以及橘紅色是他較常使用的漆料。1924年時,海爾為巴黎裝置藝術博覽會 ( Exhibition of Decorative Arts) 製作了一把小提琴,並將他命名為「夜鶯」(Rossignol),最後這把琴由羅伯 ( Robert Hecquet) (里耳知名的獨奏家)獲得。

海爾不僅是一位提琴製造者,同時也是一位製弓師,製造的弓以良好的平衡著稱,弓上標註著“Pierry Hel”。

克洛德‧皮羅特
(Claude Pirot, fc. 1792-1835)

洛德‧皮洛特 (Claude Pirot, fc. 1792-1835),詳細生卒年不可考,僅知1792年後在巴黎工作直至1835年,是當時巴黎相當活躍的製琴師。

皮洛特的琴採用史特拉底瓦里 (Antonio Stradivari, c. 1644-1737) 晚期的模子為基礎,琴身較長且寬,並具有優雅的比例。另外,皮洛特製作的樂器也受到了尼可拉‧呂波 (Nicolas Lupot, 1758-1824) 風格的影響,包括:C區的四個邊角較為壯碩,面板與背板的弧度較一般法國琴圓潤。但這種不對襯的設計同時也造成了一些爭論。但就整體來說,他的樂器結構紮實,音色透亮。

皮洛特所製的琴頭雕刻非常的巧妙,並保留較長的絃軸箱。木材品質佳,並使用單板背板。音孔設計完全遵循史特拉底瓦里式的,上下左右對稱。

漆料通常使用較濃厚的紅褐色漆,有時會使用帶著淡黃色調的紅褐色漆。另外,少數作品使用帶深紫色的漆料。

伊天那‧維德洛
(Etienne Vatelot, 1925-?)

天那‧維德洛 (Etienne Vatelot, 1925-),法國製琴家與提琴修理師,同時也是法國提琴與弓的重要鑑定師,對於法國系統的提琴,在鑑定與修護上具有崇高的地位,曾出版過Les Archets Francais一系列的書。

伊天那的父親馬賽爾‧維德洛 (Marcel Vatelot) 是當時巴黎有名的製琴師,自小伊天那即在父親的訓練下學習製琴,1946年後跟隨阿米迪‧迪厄多內 (Amédée Dieudonné, 1890-1960) 在密爾古 (Mirecourt) 學習製琴,之後回到巴黎跟隨維克特‧庫諾 (Victor Quénoil, 1889-1959) 學習修理提琴,1949年伊天那在紐約待了幾個月,之後回到爸爸的工作室,1959年他的父親將事業交給伊天那掌管;此時,伊天那的製琴技術、知識以及修琴技術均持續增長,另外還在1965-1969年間擔任法國提琴製琴家協會 (French Violin Makers' Society) 會長。

伊天那使用帶有紅色陰影的金黃色透明漆,君‧尤利 (Jean Eulry) 及達‧立尼翁 (De Lignon, 1909-?) 是他優秀的助手及學生。

皮耶‧帕闕利
(Pierre Pacherele, 1803-1871)

耶–帕闕利 (Pierre Pacherele, 1803-1871) ,1803年出生於密爾古 (Mirecourt) ,年輕時便投入製琴行業。1829年後到杜林 (Turin) 與普雷森達 (Giovanni Francesco Pressenda, 1777-1854) 以及約瑟夫–卡洛 (Joseph Calot, 1753-1828) 一起工作直到1832年,1832年搬到尼斯 (Nice) ;目前所知最早貼有他標籤的樂器出現於1834年;1835年至1854年間,因業務需求多次往返於尼斯及杜林之間,1871年去世於尼斯。

帕闕利以史特拉底瓦里 (Antonio Stradivari, c. 1644-1737) 為製琴樣本,因為當時以法國人的觀點,史特拉底瓦里的作品是最佳的提琴型式。有些帕闕利的作品受到早期普雷森達的製作風格影響,背板上有較密集的紋路。選用最上等的木材,並以精細的手工製作琴頭及鑲線,以及比例極為精準的音孔。

帕闕利製作了許多非常好的樂器,都是以史特拉底瓦里、瓜達尼尼 (Guadagnini) 以及普雷森達為模型。此外,在漆料的使用可分為兩種,一種是薄且紅色的漆(栗棕色、橘紅色),這一種漆料質地較為薄透,使琴的音色較為明亮,另一種則是金黃色的透明漆,這一種漆料質地較為厚重,使琴的振動較不敏銳音色較悶。

帕闕利於1871年去世後,事業即由弟子奧古斯汀–‧布朗齊 (Augustin Blanchi, 1828-1899) 承襲,接下來則由阿爾貝托‧布朗齊 (Alberto Blanchi, 1871-?) 以及皮耶‧加吉尼 (Pierre Gaggini, 1903-2005) 傳習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