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站之圖片及文章等內容
版權屬奇美數位典藏計畫所有
Germany學派
/延伸閱讀/
德奧學派 (Germany School)
十七世紀前
製琴古鎮:菲森、蒂洛爾、米騰瓦的傳奇史
1550年代,德國慕尼黑的Bisutzi家族成立了一個小提琴四重奏團,並在1568年Wilhelm公爵和Renata of Lorraine聯姻時擴大了規模。
義大利的小提琴家於1560年代到1580年代間在不同的宮廷演奏,包括維也納、威瑪、因斯布魯克(Innsbruck)以及Hechingen,並留下幾把義大利提琴。
菲森(Füssen)是世上最早的製琴城鎮,它位於德國巴伐利亞西南方的阿爾卑斯山區。在小提琴發明前盛行的魯特琴就是在此製造,早在1436年,在菲森的聖芒格(St. Mang)修道院檔案裡,就有魯特琴製琴師支付花園佃租的紀錄。
菲森提琴製造業的發展,主要是地理環境與文化背景的因素。菲森附近的阿爾卑斯山出產製琴所需的木料:紫松、雲杉及楓樹;除了最好的木料外,菲森又位於提琴貿易的有利位置,透過雷希河(Lech)的連結,菲森的貨物運輸可通往維也納和匈牙利的布達佩斯。在文化背景方面,菲森有座宏偉的聖芒格修道院,由於僧侶對音樂的重視,也促成了製琴工藝的興起。
1500年,熱愛音樂的奧匈帝國皇帝馬克思米利安一世(Maximilian I)常前往菲森購買提琴,這也是菲森繁華一時的景象,此地的訂單就來自維也納宮廷、聖芒格修道院,以及侯爵主教等上流客戶。
1562年,菲森成立了最早的魯特琴製琴行會,但行會對於入會者的條件和製琴執照的發放十分嚴格,許多學徒因為名額有限無法取得執照,便移居到歐洲各大城市,其中以威尼斯為大宗。因此,菲森的製琴師不斷地在外傳授製琴技術,對於各地製琴業的發展貢獻良多。
提芬布魯克(Tieffenbrucker)家族是最著名的移民製琴家族,大部分的成員移居到義大利各大城。家族中最優秀的製琴師是1550年移居法國里昂(Lyon)的卡斯巴.提芬布魯克(Kaspar Tieffenbrucker, 1514-1571),被認為是小提琴的發明者之一,不過目前並無實琴可供考證。
早期德奧提琴的發展地區還包括德國南部巴伐利亞的蒂洛爾(Tyrol)地區,它鄰近義大利、奧地利與瑞士邊境,屬於阿爾卑斯山山脈地區。16世紀前半,製琴工業深受義大利影響,起初以南德及奧地利為主,漸漸擴展到北德及其他地區,甚至到更遠的英國。當時的提琴家族多用於娛樂上,特別是婚禮,而編制可大可小,使用複音音樂,也常用於宮廷或舞蹈音樂中,也可搭配管樂演出。蒂洛爾製作的小提琴屬於高弧度的拱型結構(archings),音色十分甜美,但張力較小且缺乏爆發力。這種琴型是最早的小提琴流行的風範,也是當時製琴師遵循的準則。
奧匈帝國時代,德奧最有名的製琴家是史戴納(Jacob Stainer, 1617-1683),他有德語區「提琴之父」之稱。史戴納的工藝十分細膩,提琴音色清脆柔美,為多數音樂家所喜愛,當時他的提琴價格遠高於義大利提琴。直到19世紀初,克里蒙納提琴因其飽滿充實、富有張力的音色而受到普遍的賞識,而史戴納的提琴也因此風光不再,今日只剩古提琴的歷史價值。
德國在蒂洛爾之後,米騰瓦(Mittenwald)在17、18世紀開始出現製琴業,該城市是一個德國南部巴伐利亞(Bavaria)的森林小鎮,它是世界上最早發展出生產提琴工業化的地方,除了當地盛產優良的楓木和雲杉木外,米騰瓦也是阿爾卑斯山運輸線上的重要角色,這種貿易城鎮的特性,很自然地把提琴樂器商品化。德國三十年戰爭(1618-1648)破壞了德國菲森(Füssen)與克里蒙納的提琴產業,有許多先前從事製琴師行業的新教徒到此地避難,因此他們就成立了製琴組織,開始小提琴生產的工作。馬蒂亞斯‧克洛茲(Matthias Kloz, 1656-1743),是促使米騰瓦製琴工業發展的關鍵人物,他早年到義大利學習製琴,1685年在米騰瓦成立了工作室,教導三個兒子和居民製作提琴,開啟了現代德國提琴工業的先河。馬蒂亞斯的兒子賽巴斯倩.克洛茲(Sebastian Kloz, 1696-1775)手藝超群,他的作品是米騰瓦製琴學派的代表,克洛茲家族從此也成為米騰瓦最龐大的製琴家族。
而製琴老鎮菲森的魯特琴製造業在三十年戰爭期間受創嚴重,致使他們在巴洛克時期轉型成提琴製琴中心。許多人在這裡學習製琴技藝後,外移到其他歐洲城市,建立新的製琴城鎮。
德國演奏界的炫技傳統
另外,在德國提琴演奏史方面,由於德國和奧地利位於歐陸交通的往來通道,再加上頻繁的宮廷聯姻,德奧兩國的音樂藝術常受他國影響。17世紀的德國小提琴家多專注於小提琴技術的拓展,大幅地擴增了小提琴技術的空間。
17世紀前半,從英國移民來的Thomas Simpson和 William Brade 在此時期有很大的影響力,而他們的出版作品大多是非炫技的舞曲合奏(consort dance arrangements)。
17世紀後半開始,因為受到義大利小提琴家的刺激,德國也開始出現炫技名家。受雇於德勒斯登(Dresden)地區薩克森(Saxony)宮廷的小提琴家使得展現技巧的獨奏曲發展大幅躍進,像是J.W. Furchheim (於1651年來到德勒斯登)、華爾特(Johann Jacob Walther, 1650-1717)和魏斯霍夫(J.P. von Westhoff)、N.A. Strungk、琵桑達(Johann Georg Pisendel, 1687-1755)被尊稱為「德勒斯登學派」(Dresden school)。
而華爾特、魏斯霍夫和琵桑達的前輩小提琴家兼作曲家是許梅爾哲(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, 1623-1680)和畢貝爾(Heinrich von Biber, 1644–1704)。
小提琴家許梅爾哲(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, 1623-1680)約於1635年開始就在維也納宮廷服務,1679年成為皇家教堂樂團總監,他是第一位獲得此職位的非義大利音樂家,而他出版的(Sonatae unarum fidium, 1664) 是第一首非義大利人寫的小提琴獨奏與持續低音奏鳴曲。他的樂曲需要高度的技巧,難度更超越了義大利小提琴音樂。1660年,更有人形容他為「歐洲最著名也最傑出的小提琴家」。
畢貝爾(Heinrich von Biber, 1644–1704) 被當代人稱為「無敵的獨奏家」,特別是對技術的發展而言。他與Schmelzer是同期作曲家,Biber早期的奏鳴曲受Schmelzer的影響,而晚期的奏鳴曲,像是《神秘奏鳴曲》(‘Mystery’ Sonatas, c. 1676)則強烈偏好第七把位高音換把、多變和弦的演奏,發展出自己的風格。
華爾特(Johann Jacob Walther, 1650-1717)則對Biber的炫技風格不以為意,他認為那些只是些賣弄技巧的把戲。他在23歲時成為德勒斯登宮廷樂團的主要小提琴手,技巧超群。他的Hortulus chelicus (1688)是一本炫技手冊,裡面有許多練習方法,這是當時德國小提琴演奏的經典之作。
十八世紀
不為義大利鋒芒掩蓋的德國音樂家
17世紀德奧小提琴家對於技法的創新充滿熱情,但18世紀時,似乎在義大利小提琴音樂的強烈衝擊下而逐漸消失。18世紀德奧小提琴音樂發展中,僅有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, 1675-1750)與韓德爾(Frideric George Handel, 1685-1759)的創作最具代表性。
巴赫的小提琴作品則跟當時的主流作品不同,他的小提琴獨奏曲(bwv1041 and 1042)和雙小提琴協奏曲(bwv1043)是模仿韋瓦第的風格,但巴赫的音樂內涵則遠遠勝過韋瓦第,尤其是那些複雜的和聲。
巴赫的六首給大鍵琴與小提琴的奏鳴曲(bwv1014–19)則展現他的新風格,它們實質上是三重奏鳴曲,因為大鍵琴同時扮演者第二小提琴和低音聲部的角色。雖然巴赫在1720年創作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(bwv1001–6)並不是創新,在他之前的Biber和 J.G. Pisendel都已有作品,而且都喜愛運用多音和絃技術,但他們的音樂架構和小提琴情感的表達都遠不及巴赫的作品。
琵桑達(Johann Georg Pisendel, 1687-1755)是德國18世紀小提琴發展史的重要人物。他早年是托瑞里(Giuseppe Torelli, 1658-1709)的學生,他也曾經跟隨薩克森宮廷到法國和義大利旅行,而1716年,他在威尼斯師事韋瓦第,琵桑達的七首小提琴協奏曲無疑地受到韋瓦第的影響。
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四位作曲家都有學習小提琴。孩童時期的海頓曾在維也納的 St Stephen's 學習小提琴;莫札特的父親雷歐波德‧莫札特(Leopold Mozart, 1719-1787)的《小提琴演奏基礎原則》(Versuch einer gründlichen Violinschule, 1756)是經典的小提琴技術專書;莫札特(W.A. Mozart, 1756-1791)從小父親的耳濡目染之下,具備高超的小提琴技巧;1789到1792年間,貝多芬是波恩宮廷樂團的中提琴樂手。這幾位都曾寫過給小提琴與管弦樂團的作品。
持續繁榮的製琴古鎮與製琴學派
相對於18世紀的德國演奏界不敵義大利的鋒芒,但在製琴業方面,17世紀就開始落地生根的米騰瓦製琴學派,在18世紀更大放異彩。18世紀中葉開始,米騰瓦的琴商主導著提琴的銷售,當地的製琴業採專業分工,使得提琴製造系統化、企業化,這樣不僅提高了提琴製作的效率,也大幅降低生產成本,這些平價提琴憑藉著廣大的銷售網而行銷全世界。
尼格(Simpert Niggel)是18世紀菲森最知名的製琴師。雷奧納多.莫濟爾(Leonhard Maussiell, 1685-1760),1706年到1760年間在紐倫堡(Nürnberg)製琴,可以說是第一個以製造提琴聞名的紐倫堡製琴師。他大致上遵循史戴納(Stainer)琴的型制,而他跟18世紀晚期的李歐波德.魏德漢(Leopold Widhalm, 1722-1776)同樣是紐倫堡學派的重要製琴家。
加布里耶.大衛.布克史迭特 (Gabriel David Buchstetter, 1713-1773)是十八世紀最優秀的德國製琴師,在1752年到1771年間活躍於累根斯堡(Regensburg)附近,他也是十九世紀以前少數使用史式琴為創作基礎的製琴師。19世紀著名的德國小提琴家史博(Louis Spohr, 1784-1859)就曾經使用布克史迭特的琴演奏。
約翰.安東.蓋德勒 (Johann Anton Gedler, 1720-1790) 曾跟隨南徳偉大的製琴師尼格學習製琴。他的作品如同尼格一般,結合了史戴納(Jacob Stainer, c. 1617-c. 1683)的風格。
李歐波德.魏德漢 (Leopold Widhalm, 1722-1776) 是繼史戴納之後最出色的德國製琴師之一,他主要活躍於紐倫堡,他所製的琴受史戴納影響很大,但還是保有自己的原創性,魏德漢的作品完整呈現出紐倫堡學派的風格,紐倫堡學派在魏德漢的孫子Johann Martin Leopold過世之後走入歷史。
十九世紀
人才輩出的德國演奏界
19世紀德國的小提琴音樂以史博(Ludwig Louis Spohr, 1784-1859)與姚阿幸(Joseph Joachim, 1831-1907)為代表。
史博除了是位著名的提琴家外,亦是傑出的指揮家與作曲家,他的第7號與第8號小提琴協奏曲至今仍經常被演奏。史博的雙音技巧非常優異,同時也擅長華麗的頓弓(Staccato),這些技巧都常應用在他的作品中。
大衛(Ferdinand David, 1810-1873)是史博的學生,他不僅是著名提琴家,亦是作曲家、名教師,他有兩位最著名的弟子,就是姚阿幸與魏海米(August Wilhelmj, 1845-1908),這兩位在提琴演奏史上均獲得極高評價。董特(Jacob Dont, 1815-1888)為奧籍提琴家兼作曲家、名教師,他寫作的兩部練習曲都是對小提琴技巧相當有幫助的教材。
姚阿幸是19世紀下半葉德國小提琴學派的領袖,同時也是指揮、作曲、教學的大師,更是位提琴鑑賞名家,歷史上許多名琴皆被冠以「姚阿幸」之名諱。姚阿幸自幼天賦異稟,曾被評論家描述為「當代的奇蹟...沃東、帕格尼尼、布爾再世」。1853年,姚阿幸在萊茵音樂節中,在舒曼指揮下演出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,而後克拉拉‧舒曼亦給予他極高的評價。姚阿幸更復興了長期被忽視的巴赫獨奏奏鳴曲與組曲,並成功地給予大眾深刻的印象。他對作曲家的構思理解透徹,忠實地表現和塑造藝術形象的技巧,對二十世紀的弦樂演奏產生巨大的影響。
十九世紀末,另一位德奧提琴派的主要人物是許拉迪克(Henry Schradieck, 1846-1918),他是大衛的學生之一,成就非凡。許拉迪克對於提琴教學頗多貢獻,尤以他所寫的提琴教本最為著名。常為今日習琴者所採用。
德奧學派在二十世紀時,除了沿襲姚阿幸的正統音樂外,其後也出現了一位著名教師符賴虛(Carl Flesch, 1873-1944)。他最為重要的貢獻在於將小提琴演奏之各種技術做一番詳盡之剖析,並提供很多完善的提琴教本,包括《小提琴的演奏藝術》、《音階系統》等等。
製琴古鎮的興衰
不容置疑的,19世紀浪漫時期的德國演奏界人才輩出,而且每個人都對提琴教育的推廣頗具貢獻,這樣的現象也反映在製琴工業上。19世紀早期,音樂會的迅速發展和教育機會的普及讓小提琴需求量大,德國的米騰瓦特及馬紐柯鎮( Markneukirchen)則大量製造便宜的「工廠小提琴」(factory fiddles),這種提琴產銷的企業化是米騰瓦的產業特色,也促成了提琴的普及。到了十九世紀中葉,米騰瓦已經變成全世界最主要的提琴供應城市,雖然廉價提琴的品質和藝術性無法與手工提琴相比,但是它對於提琴演奏和教育普及化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。米騰瓦的提琴工業引領全球,美國曾經在此設立領事館處理提琴貿易事務,日本著名的鈴木製琴廠也是在琴商鈴木政吉(Masakichi Suzuki, 1859~)到米騰瓦的提琴工廠過考察後所設立,這是日本量產琴的開始。而鈴木製琴業的發展又與提琴幼兒教育的普及化息息相關,並且促成了其他樂器學習人口的幼齡化。
德國在19世紀的重要製琴師有北德的亞克布斯.史坦寧傑(Jacobus Staininger, 1751-1823) 以及東德的約翰.喬治.古德(Johann Georg Gutter, 1759-1829)。而馬蒂亞斯(Matthias)是德國極為龐大的製琴家族,也可以說是德國提琴大量生產的始祖。馬蒂亞斯.霍恩史泰納二世 (Matthias Hornsteiner II, 1760-1803)是家族中最優秀的作者,當時他的地位足以和克洛茲(Kloz)家族相提並論。他的琴除了受到克洛茲學派的影響,也遵循史特拉底瓦里式琴的型制。
相對於米騰瓦的製琴榮景,菲森於1800年拿破崙戰爭後,經濟受到重創,此外,聖芒格修道院的廢除以及米騰瓦地區提琴工業的興起,導致菲森的傳統手工製琴業沒落 。1866年,菲森的製琴師約瑟夫史托斯(Joseph Alois Stoss)去世,等於宣告了菲森繁榮一時的魯特琴與提琴製造傳統的終結。
然而,米騰瓦的製琴榮景在19世紀中葉也開始沒落,因為東歐、美國及日本等生產成本更低的地區崛起。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,歐洲經濟蕭條,外銷市場中斷,後來隨著唱片和電影工業的掘起,米騰瓦的提琴工業也走向了終點。今日留有製琴博物館及1858年成立的製琴學校。
即使菲森的製琴產業風光不再,但還是有許多菲森的製琴家們延續著那裡歷史悠久的製琴傳統。像是雷歐哈特(Konrad Leonhardt),他是二十世紀初的製琴師,也擔任過米騰瓦製琴學校的校長,著有《製琴與音色》一書。皮耶蕭貝(Pierre Chaubert)於1982年在菲森建立工作室,致力於製作新琴,也培育了不少學徒。而其他20世紀德國重要的製琴師有Joachim Schade 和Eugen Sprenger (1882–1953)。
喬治.阿曼 (George Aman, 1671-1734)
喬治.阿曼 (George Aman, 1671-1734) 主要在奧古斯堡 (Augustusburg) 製琴,大致上採用史戴納 (Jacob Stainer, c. 1617-c. 1683) 琴的型制。此把小提琴F孔位置低,眼珠很大,採用的雖然是史戴納的型制,但是和一般德國作者不同的是,琴身的背後的鑲線是用畫上去的,油漆為橘金色。
雷奧納多.莫濟爾 (Leonhard Maussiell, 1685-1760)
雷奧納多.莫濟爾 (Leonhard Maussiell, 1685-1760) 是首位在紐倫堡 (Nürnberg) 製琴的作者,大致上遵循史戴納 (Stainer) 琴的形制。這把小提琴尺寸比一般德國琴大很多,鑲線不是一般用的烏木,而是鯨魚鬚。木頭則來自上千年的樹木,年輪極為密緻,因此不易振動,聲音比較緊,音色也偏硬和尖銳。使用橘橙色的油漆。
加布里耶.大衛.布克史迭特 (Gabriel David Buchstetter, 1713-1773)
加布里耶.大衛.布克史迭特 (Gabriel David Buchstetter, 1713-1773) 是十八世紀最優秀的德國製琴師,在1752年到1771年間活躍於累根斯堡 (Regensburg) 附近。他也是十九世紀以前少數使用史式琴為創作基礎的製琴師。其琴身長而窄,弧度平坦,琴頭輪廓分明,大部分的小提琴身長都超過36公分。比較特別的是音孔的設計,融合了阿瑪蒂 (Amati) 和他自己的特色,成為辨識布克史迭特琴真偽的重要特徵。
這樣一位優秀的作者在選擇木頭的時候令人感到失望,他所使用的密實松木,造成琴音尖銳而粗糙,所幸其油漆具有延展性,品質不錯,對音色有幫助;漆色為黃、橙或褐色,而最受歡迎的是暗紅褐色提琴。布克史迭特所作的提琴音量大而富有共鳴,但是聲音並不圓潤,這樣的特質反倒受到德國樂團提琴手喜愛,著名的德國小提琴家路易斯‧施波爾 (Louis Spohr, 1784-1859) 就曾經使用布克史迭特的琴演奏。
布克史迭特也製造一些高弧度、鑲線深而寬、音孔短、油漆品質不錯,但是琴頭雕工不佳的提琴,這些琴通常只貼有署名”Gabriel Buchstetter”的標籤,因此有人誤認為是另一位製琴師作品;另一種推論是他生產兩種品質的提琴,便宜的德國琴會標上”Gabriel Buchstetter”,而品質較佳的義大利制琴則標上全名”Gabriel David Buchstetter”。
約翰.安東.蓋德勒 (Johann Anton Gedler, 1720-1790)
約翰.安東.蓋德勒 (Johann Anton Gedler, 1720-1790) ,十八世紀德國製琴師。他的父親諾伯特.蓋德勒 (Borbert Gedler, 工作期間1715-1723) 原本居住在菲森 (Füssen) ,後來移居至維爾茲堡 (Würzburg) 。蓋德勒的雙親早年雙雙辭世,後來他回到父親的故鄉菲森,跟隨南徳偉大的製琴師Sympertus Niggell學習製琴。他的作品如同Niggell一般,結合了史戴納 (Jacob Stainer, c. 1617-c. 1683) 和瑪蒂斯.阿爾班尼 (Matthias Albani, 1634-1712) 的風格。雖然製琴手藝並非特別出色,但也具有相當水準,豐富的製琴知識使他能夠精確掌握其作品。擅長做洛可可 (Rococo) 風格的波浪狀提琴。
蓋德勒的提琴邊緣有很深的凹槽,輪廓頂端和底端十分平坦,音孔長但線條不算流暢,整體呈現出僵硬的方正感。他慣用褐色漆,油漆輕薄、堅硬卻易碎,他還自創出波浪狀的提琴側身。部分提琴音色不錯,但是常常略顯單薄並帶有鼻音。
李歐波德.魏德漢 (Leopold Widhalm, 1722-1776)
李歐波德.魏德漢 (Leopold Widhalm, 1722-1776) 是家族中最優秀的製琴師,也是繼史戴納 (Jacob Stainer, c. 1617-c. 1683) 之後最出色的德國製琴師之一。他主要活躍於紐倫堡 (Nürnberg) ,總是選取最上等的材料,充分展現出靈巧而富有品味的手藝,可以說是十八世紀米騰瓦以外最重要的德國製琴師。
魏德漢顯然受到著名紐倫堡魯特琴製琴師的影響,但最主要的精神依歸仍來自史戴納,終其一生未曾背離史戴納型制來製琴。儘管如此,他的作品中仍然融入一些原創性的想法。整齊略寬的鑲線,琴頭的雕工細緻,他所使用的油漆有著義大利琴的良好品質,尤其是1760年以後的塗漆技術更為精進。他最好的琴多為紅橙或紅褐色,但是也有深色、近乎黑色的琴。
魏德漢的中提琴和大提琴也很出色,音色高貴而優美。提琴標籤有著”LW”的名字縮寫,有的標籤帶有老鷹的圖案,這點曾引起與雷奧納多.莫濟爾 (Leonhard Maussiell, 1685-1760) 的法律糾紛。魏德漢過世之後,他的兒子接管他的工作室,1800年以後仍然繼續生產帶有LW標籤的提琴。魏德漢的作品完整呈現出紐倫堡學派的風格,成功開啟了紐倫堡現代製琴的歷史。
西蒙.朔德爾 (Simon Schodler, 1730-1793)
西蒙.朔德爾 (Simon Schodler, 1730-1793) 在1750到1787年之間活躍於帕紹 (Passau) ,除了採用史戴納 (Jacob Stainer, c. 1617-c. 1683) 的型制,也受到約瑟夫.霍恩史泰納 (Joseph Hornsteiner) 的影響。擅長於雕刻獅頭琴頭,角隅 (corners) 菱角分明但不失細緻,使用黃、橘褐色油漆,質感深邃的色調,所製作的提琴呈現動人的簡樸美感。琴音不算特別響亮或圓潤。
亞克布斯.史坦寧傑 (Jacobus Staininger, 1751-1823)
亞克布斯.史坦寧傑 (Jacobus Staininger, 1751-1823) ,北德重要的製琴家,在1775年左右搬至美因茲 (Mainz) ,並且娶了德國製琴師尼可拉斯.多普菲 (Nicolaus Dopfer, 1714-1788) 的女兒為妻。1790年搬到法蘭克福 (Frankfurt) ,1800年到1818年間居住在阿沙芬堡 (Aschaffenburg) 。他遵循史戴納 (Stainer) 和阿瑪蒂 (Amati) 的形制,琴頭和鑲線優雅而吸引人,油漆輕薄並且帶點透明感。
約翰.喬治.古德 (Johann Georg Gutter, 1759-1829)
約翰.喬治.古德 (Johann Georg Gutter, 1759-1829) 是家族中最傑出的製琴師。他活躍於東德的製琴師,在馬克諾伊基興 (Markneukirchen) 和艾爾福特 (Erfurt) 工作過。琴身寬大、弧度適中,油漆多為黃色或深棕色。琴的音色尚佳,琴音反應很快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說是項不錯的選擇。
馬蒂亞斯.霍恩史泰納二世 (Matthias Hornsteiner II, 1760-1803)
馬蒂亞斯 (Matthias) 是德國極為龐大的製琴家族,也可以說是德國提琴大量生產的始祖。這個家族在署名時常會加上製琴當時所在的建築物名字。
馬蒂亞斯.霍恩史泰納二世 (Matthias Hornsteiner II, 1760-1803) 是家族中最優秀的作者,當時他的地位足以和克洛茲 (Kloz) 家族相提並論。他活躍於米騰瓦 (Mittenwald) ,最好的琴來自1765年到1795年間。除了受到克洛茲學派的影響,他也遵循阿瑪蒂 (Amati) -史氏琴 (Stradivari) 的型制。其作品擁有中等弧度,有著典型蒂洛爾 (Tyrol) 的外觀,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在肩膀處略微下沉,琴角圓融、邊緣部分不明顯,鑲線的黑色部分比白色部分還要細。面板木紋非常細窄,背板和側板則帶有火焰般木紋。油漆大致上有淡淡的金黃色、深金棕色和紅棕色。琴的音色不亮,但是有種和煦的溫暖,他的中提琴品質也很不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