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與時代背景

菲森 (Füssen)

森是世界上最早的製琴城市之一,早在文藝復興時期,即以魯特琴的生產聞名,到了十六、十七世紀,更是發展成提琴製造重鎮。

菲森是德國南部的小城,位於巴伐利亞西南方的阿爾卑斯山區,它之所以能發展成為製琴重鎮,與其氣候、地理和人文條件有著密切的關係。由於阿爾卑斯山區漫長的冬天和夏季頻繁的焚風,使得農業的發展受到限制,於是居民利用山區盛產的各種木材,發展出具有特色的手工藝。

菲森附近的山區盛產適合製琴的紫杉、雲杉以及楓樹,再加上居民擅長雕刻,於是促成了製琴業的發展。除此之外,菲森自中古世紀開始即位處交通樞紐,是連接奧古斯堡 (Augsburg) 和威尼斯之間的貿易通道,有利於提琴貿易的進行。

1562年,菲森成立了最早的魯特琴製琴行會,對於入會者的條件和製琴執照的發放十分嚴格,許多學徒因為名額有限無法取得執照,便移居到歐洲各大城市。移居在外的製琴師若需要人手,也會雇用家鄉的年輕學徒。因此,菲森的製琴師不斷地在外傳授製琴技術,對於各地製琴業的發展貢獻良多。

提芬布魯克 (Tieffenbrucker) 家族是最著名的移民製琴家族,大部分的成員移居到義大利各大城。家族中最優秀的製琴師是1550年移居法國里昂 (Lyon) 的卡斯巴.提芬布魯克 (Kaspar Tieffenbrucker, 1514-1571) ,傳說是小提琴的發明者之一,不過目前並無實琴可供考證。

菲森的提琴市場主要在義大利、德國和法國,是享譽國際的製琴城市,一直到米騰瓦提琴工業的興起,菲森的製琴業才沒落。

米騰瓦 (Mittenwald)

騰瓦位於德國巴伐利亞 (Bavaria) ,鄰近奧地利 (Austria) ,是一個優美的森林小鎮,因為擁有悠久的製琴歷史,因此頗具觀光特色。米騰瓦位處慕尼黑 (München) 和義大利之間,是商業貿易的必經之路,它曾經是一個繁榮的商業城市。

十七世紀時,德國發生了三十年戰爭 (1618-1648),馬蒂亞斯.克洛茲 (Matthias Kloz, 1656-1743) 是促使米騰瓦製琴工業發展的關鍵人物,1672年至1678年間,傳說他曾經向義大利帕度亞 (Padua) 製琴師彼得羅‧萊利希 (Pietro Railich) 學習製琴 (根據古文件確認,萊利希和克洛茲的確有相當密切的商業往來關係) ;在回到米騰瓦以後,發現當地盛產製作提琴所需的楓樹和雲杉木,加上當地居民擅長手工藝,這些條件正好適合發展提琴製造業。於是馬蒂亞斯.克洛茲在1685年成立了工作室,教導三個兒子和居民製作提琴,開啟了現代德國提琴工業的先河。馬蒂亞斯的兒子賽巴斯倩.克洛茲 (Sebastian Kloz, 1696-1775) 手藝超群,他的作品是米騰瓦製琴學派的代表,克落茲家族從此也成為米騰瓦最龐大的製琴家族。

從十八世紀中葉開始,米騰瓦的琴商主導著提琴樂器的銷售,米騰瓦的提琴製造業採企業化經營,並且運用分工合作的方式,使得提琴的製作更有效率,大幅降低了成本。到了十九世紀中葉,米騰瓦已經變成全世界最主要的提琴供應城市,雖然廉價提琴的品質和藝術性無法與手工提琴相比,但是它對於提琴演奏和教育普及化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。米騰瓦的提琴工業引領全球,美國曾經在此設立領事館,處理提琴貿易事務,而日本著名的鈴木製琴廠也是在琴商鈴木政吉 (Masakichi Suzuki, 1859~) 參訪米騰瓦的提琴工廠過後所設立,而鈴木製琴業的發展又與提琴幼兒教育的普及化息息相關,並且促成了其他樂器學習人口的幼齡化。

米騰瓦在1858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製琴學校,然而,二次世界大戰以後,隨著唱片和電影工業的掘起,米騰瓦的提琴工業也隨之沒落。

紐倫堡 (Nuremberg)

到紐倫堡的樂器製造,最著名的是在十六、十七世紀傑出的小號製造家,以及Denner家族 (1680-1740) 時期輝煌的木管樂器製造史,比較不為人知的是鲁特琴和提琴製造師。

紐倫堡在十六世紀中葉到十七世紀中葉已經有不少有名的viola da gamba製琴師。然而,第一個小提琴製造師是來自奧古斯堡的Matthias Hummel,他現存最早的小提琴是1681年所做,目前被收藏在日耳曼國家博物館。Hummel在1716年過世,將工作室留給他的學生Sebastian Schelle (1676-1744) 。Schelle是從德國南方移居過來的,雖然也有一些提琴的作品,但是他主要是以鲁特琴的製作聞名於世。

雷奧納多.莫濟爾 (Leonhard Maussiell, 1685-1760) 可以說是第一個以製造提琴聞名的紐倫堡製琴師,與Schell同時期,在1720-90年間被推崇為紐倫堡最優秀的製琴師。在Schell過世之後,莫濟爾除了製琴,也是技藝最精湛的修琴師。李歐波德.魏德漢 (Leopold Widhalm, 1722-1776) 也同樣是活躍在紐倫堡的製琴師,他因為使用和莫濟爾相同的老鷹標籤而被莫濟爾告上法院。雖然受到前輩莫濟爾的排擠,但實際上,魏德漢的琴在當時也很受歡迎,能用較低廉的價錢購得。魏德漢過世之後,工作室由其兒子Martin Leopold和Gallus Ignatius接管,並且繼續製造帶有魏德漢商標的提琴。1855年,魏德漢家族的工作室在Gallus Ignatius的兒子Johann Martin Leopold過世之後走入歷史,也終結了紐倫堡自十七世紀末開始輝煌的的製琴傳統。

蒂洛爾 (Tyrol)

義大利製琴業蓬勃發展之際,北方日爾曼地區的製琴工業也開始悄悄萌芽。蒂洛爾地區位於現今義大利、奧地利與瑞士邊境,屬於阿爾卑斯山脈地區,中世紀時曾由神聖羅馬帝國統治,十三世紀以後則為哈布斯堡 (Habsburg) 王朝的領區。就樂器製造歷史而言,由於此地區的地理位置距離義大利甚近,因此在十六世紀前半,一般相信深受義大利製琴風格的影響。目前我們無法正確推測此地區製琴年代的起點為何,但十七世紀初,蒂洛爾的的確確出現了一位製琴大師—約克柏.史戴納 (Jacob Stainer, 1617-1683) 。傳說中他曾短暫停留克里蒙納學習製琴,但無法證實真相為何。且不同於布雷西亞與克里蒙納地區,蒂洛爾的製琴工業並沒有傳承下來。

維也納 (Vienna)

也納製琴的最早起源主要有兩個:德國非森地區作者的南遷和波蘭作者的影響。

最早活躍於維也納的製琴師為Antony Posch (1677-1742) 和丹尼爾.阿加爵.史達德曼 (Daniel Achatius Stadlemann, 1680-1744) 。其中史達德曼可以說是十八世紀初期維也納最傑出的製琴師,也是維也納早期金黃色漆色的代表作者,他製作史坦納風格的提琴,深受奧地利樂團提琴手的喜愛。

到了十八世紀中期,約翰.喬治.堤爾 (Johann Georg Thir, 1710-1781) 的出現奠定了維也納的製琴系統,他仍然遵循史坦納的形制,製作長而窄且弧度高的提琴。他過世之後工作室由其學生法蘭茲.蓋森霍夫 (Franz Geisssenhof, 1754-1821) 接管,蓋森霍夫開啟了維也納學派的新紀元,他雖然繼承了堤爾的精神和風格,但是卻轉而仿效克里蒙納製琴師的作品,提高了維有納製琴師的地位。除此之外,蓋森霍夫也將維也納的製琴知識傳到匈牙利,影響了匈牙利學派。

1850年是維也納學派的鼎盛時期,重要的作者有Nicolaus Sawicki (1792-1850) , Johann Baptist Schweitzer (1790-1865) 和Gabriel Lembock (1814-1892) ,他們除了將維也納製琴傳統發揚光大之外,也影響了所有匈牙利的製琴系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