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站之圖片及文章等內容
版權屬奇美數位典藏計畫所有
城市與時代背景
基輔 (Kiev)
基輔 (烏克蘭語:Київ) 位於今烏克蘭的中北部,是烏克蘭 (Ukraine) 歷史與文化首都及第一大城市。五世紀原本只是一個交易所,後來逐漸擴大成為東斯拉夫文明的中心,並在西元十至十二世紀成為基輔羅斯 (Kiev Russ) 的首都。十三世紀因蒙古人的入侵,使基輔沒落了數個世紀。直至十九世紀末,基輔因俄羅斯帝國 (Russian empire) 的工業革命而再度興起;1921年起成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(Українська Радянська Соціалістична Республіка) 的重要城市,1934年後成為該國的首都。
基輔從第十世紀開始盛傳由希臘人和保加利亞人帶入的拜占庭 (Byzantine) 儀式音樂和文化,並逐漸融入當地的傳統民俗音樂。直至1569年波蘭-立陶宛聯盟(the Polish–Lithuanian union) 成立後,將烏克蘭的教會音樂帶入西方音樂體系之下,從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初,莫希拉學院 (Kiev Mohyla Academy)採用西方古典音樂理論及複音音樂,並培養出多個世代的音樂家。
基輔在十九世紀的音樂文化被多個社會組織支配著,其中最重要的「俄國音樂協會」 (Russian Musical Society) 基輔分會除了大力贊助音樂會舉行外,更建立了一所音樂學校,延攬俄國各地音樂師資。在其組織的資助下,許多著名音樂家都曾現身基輔,如魯賓斯坦 (Anton Rubinstein, 1829-1894)、柴可夫斯基 (Pyotr Il'yich Tchaikovsky, 1840-1893)、拉赫曼尼諾夫 (Sergey Rachmaninov, 1873-1943) 和史克里亞賓 (Alexander Nikolayevich Scriabin, 1872-1915) 等。1913年基輔的音樂學校升格為「基輔音樂學院」 (Kiev Conservatory,今烏克蘭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),其師資包括了當代著名的鋼琴演奏家霍洛維茲 (Vladimir Horowitz, 1904-1989)。
由於基輔當代的音樂文化的資助與二十世紀初的俄國蘇維埃政府 (сове́т) 有密不可分的關係,帶有政治意味的圖像成為基輔近代提琴的特徵,如製琴師弗拉基米爾‧紀伯勒夫 (Vladimir Ziborov, Владимир Зиборов, c.1860-1940) 於1925年製作的一把紀念列寧 (Vladimir Ilyich Lenin, 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, 1870-1924) 逝世的提琴,其琴身上裝飾以諸多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象徵符號,甚至以列寧的頭像做為琴頭的雕刻;提琴背板上更以俄文書寫:「列寧殞落,遺教永存」,說明了俄國二十世紀的階級革命對基輔近代音樂與製琴工業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