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與時代背景

布拉格 (Prague)

拉格 (捷克语:Praha) 是捷克共和国 (Czech Republic) 的首都和最大城市,地处欧洲大陆中心,并介于柏林与维也纳这两个德语国家的首都之间。布拉格是座欧洲历史名城,建于公元九世纪。十四世纪,布拉格在查理四世 (Karel IV) 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时期;十七世纪由于宗教因素,曾引发影响深远的欧洲三十年战争 (1618-1648年)。十八世纪工业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,布拉格属于欧洲工业较发达的城市之一,也曾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,拥有多元文化的显著特色,不过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,布拉格基本上已成为单一捷克民族的城市。

布拉格也是欧洲的文化重镇之一,曾出现许多音乐及文学领域的杰出人物,如作曲家莫扎特 (Wolfgang Amadeus Mozart, 1756-1791)、斯美塔那 (Bedřich Smetana, 1824-1884)、德沃夏克 (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, 1841-1904)、文学家卡夫卡 (Franz Kafka, 1883-1924) 等人曾在布拉格进行创作。布拉格早期的音乐文化发展多与基督教的仪式音乐有关,且大多数源自中世纪的教会音乐;而世俗音乐主要由宫廷贵族资助吟游诗人传唱当时盛行的史诗巨作。

1620年由于布拉格城邦被哈布斯堡王朝 (Habsburg) 收编为当时的省会之一,原本城中的波希米亚 (Bohemia) 贵族被外来的使节驱逐,而使城中的艺文赞助者瞬间锐减,音乐家们纷纷外移或选择发迹于欧洲其他的城市,以致于布拉格在十七至十八世纪间,器乐演奏的发展极为不顺遂。少数拥有歌剧乐团的贵族们却鲜少待在布拉格城中;一些有钱的商人时而在家中举行小型音乐会;而多数备用管风琴的犹太教堂 (synagogues) 反而成为当时管弦乐团音乐的中心。

然而,在十七至十九世纪之间,布拉格乐器制造的事业却意外地蓬勃发展,尤其以管风琴与小提琴的制造特别活跃。布拉格制琴师们早年多前往德奥地区,学习意大利克里蒙纳 (Cremona) 制琴风格,如制琴师法兰兹‧普拉特 (Franz Placht) 就曾在申巴赫 (Schönbach) 地区工作;制琴师汤玛士‧艾德林格二世 (Thomas Edlinger II, 1662-1729) 相传也曾在奥地利阿巴森 (Absam) 地区向德国制琴家约克柏‧史戴纳 (Jacob Stainer, c. 1617-1683) 学习,返国后更收受徒弟,开创了布拉格制琴学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