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站之图片及文章等内容
版权属奇美数字典藏计划所有
城市与时代背景
密尔古 (Mirecourt)
密尔古位于法国东北部洛林行政区 (Lorraine) 的孚日省 (Vosges) 内,是孚日平原 (Vosges Plain) 上的一个小乡镇。密尔古是个交通发达的地方,经由密尔古可至维泰勒 (vittel) 、埃皮耐勒 (Èpinal) 、纳夫夏托 (Neufchâteau) 、南锡 (Nancy) 以及巴黎等地;密尔古这个小城镇自古即以蕾丝的制造以及乐器制造闻名,特别是提琴乐器的制造,因而又有「世界弦乐之都」及法国「花边摇篮」之称。
密尔古的制琴传统大致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末期,传说洛林亲王每次到密尔古旅行时,都会带着宫廷的乐师与制琴师随行;如果乐师退休后就可以定居在密尔古中,因而将制琴技术传入这个小镇,加上洛林公爵制订了行会的组织章程,使得制造的提琴能够顺利营销,制琴行业持续蓬勃发展。
不论最初由谁传入巴黎,可以确定的是,密尔古最早的制琴学徒记录可追溯至1629年,早期的代表作者为尼可拉奥古斯丹夏皮 (Nicolas Augustin Chappuy, 1730-1784) 、约瑟夫‧巴索 (Joseph Bassot, 1738-1808) 、君柯林 (Jean Colin, fc. 1745-1770) 、君-尼可拉‧蓝贝特 (Jean Nicolas Lambert, fc. 1731-1761) 。
密尔古一直是法国重要的制琴城市,1750后更是如此,许多制琴制弓的大师出生于此,在此地小至个人工作室大至制琴工厂林立,对于法国提琴制作有许多重要的贡献;虽然1790年后许多大师搬到巴黎,但直到今日密尔古还是持续供应着全法国提琴。
密尔古还成立了制琴学校—维尧姆制琴学校 (Ècole Nationale de Lutherie Lycée Jean-Baptiste Vuillaume)。这所学校是为了纪念知名的制琴师维尧姆 (Jean-Baptiste Vuillaume, 1798-1875) ,成立于1970年,学校里分为制琴与制弓两个部门。除了制琴学校的设立外,密尔古还在1973年设置了「密尔古制琴博物馆」,馆内收藏了许多当地杰出制琴师的作品,最特别的是,馆内还收藏了一把七点五公尺的大提琴,是普通大提琴的三倍,目的是希望参观者能更清楚的了解大提琴细部的构造。
尼斯 (Nice)
尼斯位于法国南部,是意大利与法国的文化交流中心。中世纪后政权动荡,先后归属于普罗旺斯 (Provence) 、萨沃伊 (Savoy, 1388) 、法国 (France, 1705) 、萨丁尼亚王国 (Sardinia, 1706) 、法国 (1793) 、皮德蒙 (Piedmont, 1814) ,最后在1860年真正归属于法国政府。
十八世纪,尼斯的音乐以马卡拉尼剧场 (Teatro Maccarani) 以及巴洛克时期所建造的教堂为中心,这些教堂现在大多还保留着格林达兄弟 (Grinda brothers) 所制的管风琴。 (兄弟两人分别为Honoré Grinda, 1754-1843、ntoine Grinda, 1775-1835)
十九世纪时,此地吸引了许多来自俄罗斯、英国以及比利时的游客,同时也吸引了许多音乐家来到这个艺术之都,包括白辽士 (Hector Berlioz, 1803-1869) 、麦亚贝尔 (Giocomo Meyerbeer, 1791-1864)、华格纳 (Richard Wagner, 1813-1883)、帕格尼尼;二十世纪也有许多作曲家驻足,包括马斯奈 (Jules Massenet, 1842-1912)、佛瑞 (Gabriel Urbain Fauré, 1845-1924)以及史特拉汶斯基 (Igor Stravinsky, 1882-1971)。
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早期,尼斯的贵族沙龙音乐非常地盛行,贵族们策划了许多音乐及戏剧表演。1885年,尼斯唯一的剧院Théâtre Municipal成立,这个剧院让当代许多默默无闻的音乐家有首演舞台。1985年,尼斯成立了另一个更具规模的戏剧院─Acropolis,这个剧院可以容纳2500人,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剧院 (1200平方公尺) 。
尼斯在近代开始成立交响乐、室内乐与巴洛克乐团,当地的艺术学院也是法国颇具知名度的艺术学校之一。每一年都在尼斯举办室内乐音乐节以及爵士音乐节,而这些活动都让这城市的声誉更加的壮大。
尼斯并无详尽的早期制琴纪录,目前仅知1800年代约翰尼斯‧马里亚‧瓦伦赞诺 (Giovani Maria Valenzano) 曾经短暂待过这个城、1830年代时期,皮耶帕阙利 (Pierre Pacherele, 1803-1871) 开始在此制琴,并将工作坊传给奥古斯汀‧布朗齐 (Augustin Blanchi, 1828-1899) 、阿尔贝托‧布朗齐 (Alberto Blanchi, 1871-?) 、皮耶‧加吉尼 (Pierre Gaggini, 1903-2005) ,一直延续到今,他们虽是意大利人,但制琴风格仍采用法国风格。
巴黎 (Paris)
巴黎城位于法国北部,塞纳-马恩省河 (La Seine) 的西岸,塞纳-马恩省河上的西提岛为全城中心;巴黎是世界上最古老、最繁荣的城市之一,同时也是法国的首都与政治文化中心。
巴黎大约在十二到十四世纪间成为中世纪重要的音乐城市,以及欧洲的音乐中心。许多有名的、活跃的艺术家都出现在巴黎圣母院 (Cathédrale Notre-Dame de Paris) ;他们的成就受到众人注目,包括一开始的复音音乐崇拜仪式、弥撒仪式,第一套有系统的节奏记谱法,并发展了许多新的作曲技法以及重要的音乐型态。
巴黎的音乐发展,除了以巴黎圣母院为中心所发展出的宗教音乐外,同时巴黎也是欧洲很重要的乐器制造中心,所生产的乐器包括竖琴、钢琴、木管、铜管等,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弦类乐器。几乎所有的法国制琴家,不论出生于何处,最后都会在巴黎设立自己的店铺,从事提琴的制作与维修,同时也贩卖自己或其他制琴师制做的乐器。
最早活跃于法国的制琴家包括弗朗索瓦‧梅达 (Francois Medard, c.1620- c.1700) 、十八世纪前期则有雅各布‧波给 (Jacques Boquary, 1680-1730) 、克洛德‧皮耶瑞 (Claude Pierray, 1698-1730) 以及皮耶‧维隆 (Pierre Veron, 1690-1730) 。十八世纪后则有皮耶‧弗朗索瓦‧格洛瑟 (Pierre Francois Grosset, 1700-1756) 、君‧巴第斯特‧萨洛蒙 (Jean Baptiste Salomon, 1713-1767) 以及路易‧盖尔桑 (Louis Guersan, 1700-1770) 。
到了十八世纪中期时,巴黎地区音乐渐渐兴盛,各地的制琴家在此时纷纷来到了巴黎,包括拉格图 (Louis Lagetto, c. 1724- c.1753) 、安德烈.卡斯塔内利 (Andrea Castagneri, 1696-1747) 以及来自奥地利的弗朗索瓦‧芬太 (François Fent, c.1765-c. 1790) 。这些制琴家成功的将其他国家的制琴风格带进法国(特别是意大利),使得法国制琴学派更加壮大,甚至其他国家也反过来受到法国制琴风格的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