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內亞學派 (Genova School)

內亞 (Genova) 位於義大利西北部港口,由於鄰近的杜林 (Turin) 製琴業相當發達,因此熱內亞的提琴多依靠杜林進口,使得該城市的提琴製作發展相當晚,直到1700年以後,才漸漸有作者製作提琴,代表製琴家有雅各布‧菲利普‧科達奴 (Jacobus Philippus Cordanus, fc.1700-1730) 、博納多 (Bernardo Calcagni, fc.1710-1750) 、安吉拉‧莫立納 (Angelo Molia, fc.1758-1764) 、朱塞佩‧卡法勒利 (Giuseppe Cavalleri, fc.1732-1747) ,不過在工藝上仍難以跟杜林製琴家相抗衡。

1800年到1900年代出現音樂家帕格尼尼 (Nicolò Paganini, 1782-1840) ,他對於熱內亞的音樂發展有相當貢獻;同時期的安東尼奧‧吉博悌尼 (Antonio Gibertini, 1797-1866) 的製琴工藝相當高深,他也是帕格尼尼的好友 。

來自杜林的朱塞佩‧洛卡 (Giuseppe Rocca, 1807-1865) 及尼可羅‧比安奇 (Nicoló Bianchi, 1796-1881) 開始引領熱內亞製琴學派;1840-1915年期間,歐亨尼奧‧布拉格 (Eugenio Praga, 1847-1901) 和恩里柯‧洛卡 (Enrico Rocca,1847-1915) 則把熱內亞的製琴文化提升到最高點。

到了十九世紀末期時,由西薩‧勘第 (Cesare Candi, 1869-1947)和奧萊斯特‧勘第 (Oreste Candi, 1865-1938) 兩兄弟,將製琴系統傳承到二十世紀,他們的學生及姪子保羅‧德‧巴比 (Paolo de Barbieri, 1889-1962) 、朱塞佩‧烈基 (Giuseppe Lecchi, 1895-1967) 和羅連佐‧培拉奉塔納 (Lorenzo Bellafontana, 1906-1979) 則形成了近代義大利琴的新派別。

博納多‧卡爾卡格尼
(Bernardo Calcagni, fc. 1710-1750)

納多‧卡爾卡格尼 (Bernardo Calcagni, fc. 1710-1750),1710年至1750年間於熱內亞 (Genoa)工作,幾年以後與安東尼奧‧帕札瑞尼(Antonio Pazarini, c. 1720-1744)成為伙伴。

卡爾卡格尼製作的提琴中,少數作品以史特拉底瓦里模型及瓜奈里提琴的模型製作,大多的作品則是以瓜達尼尼於帕瑪(Parma)時期的作品為模型。

卡爾卡格尼的琴展現出精良的手工技術,是同時期中最好的製琴家,並受到廣大的歡迎;其琴頭的設計比例較小,形狀較為窄長,特別是琴眼特別突出,因而被認為較無藝術性;F孔部份形狀非常優美,切割上仔細謹慎,非常注意其對稱性。琴身上的弧度較為平坦,是當時唯一以平坦琴板角度的製琴家;木頭的材質選用上較無變化,經常使用顏色優美的木頭,單片背板製成,木頭上的光芒紋路由左至右微微地傾斜向下;琴身的漆料顏色分為兩種:第一種為發亮的橘紅色漆料、第二種是完美的當地風格金黃色漆,卡爾卡格尼的提琴,均以這三種漆料厚重的塗在琴身上。

位於琴身內部的標籤上,大多以拉丁文寫著”Calcanius, Bernardus”;此外,許多卡爾卡格尼製作的樂器為求得高價,被後人改貼上”Guadagnini”的標籤。

朱塞佩‧卡法勒利
(Giuseppe Cavalleri, fc.1732-1747)

塞佩‧卡法勒利 (Giuseppe Cavalleri, fc.1732-1747)於1732年至1745年間於熱內亞(Genoa)工作。他的樂器以德國約克柏‧史戴納 (Jacob Stainer, c. 1617-c. 1683)風格為主,琴身上的符號非常有特色,並具有極高獨創性;琴身上的拱型弧度方且起伏很大,這樣的弧度非常優美。角度較短,鑲線位置相當接近琴身邊緣,並且狹窄;琴頭漩渦設計的圈數為兩圈,這是受到布雷西亞風格影響,並沒有精確的依照描繪的輪廓雕刻;漆料顏色以金黃色為主,具有各式的金黃色的漆料。

雅各布‧菲利普‧科達奴
(Jacobus Philippus Cordanus, fc.1700-1730)

各布‧菲利普‧科達奴(Jacobus Philippus Cordanus, fc.1700-1730)於1770年至1779年工作於熱內亞(Genoa)。他的樂器在外型及琴身上的弧度,明顯的與克里蒙納地區的盧傑利(Ruggeri)學派相似,有相當起伏的高弧度;音孔樣式也與克里蒙納相似,但位置稍稍低了一些,整體而言相當雅致;鑲線設計非常完美,沒有任何瑕疵。漆料部份選用黃色或紅褐色;音色非常明顯,充分顯現出製琴家個人的品味,是演奏者相當期待的獨奏樂器。

安東尼奧‧吉博悌尼
(Antonio Gibertini, 1797-1866)

東尼奧‧吉博悌尼(Antonio Gibertini, 1797-1866)出生於1797年,1820年至1833年於帕瑪 (Parma)工作,1834年至1845年則在熱內亞,之後又回到了帕瑪,逝世於1866年。

吉博悌尼具有優秀的製琴手藝,被認為是專門修理受損克里蒙納提琴的專家,因此還在米蘭及其他城市得到許多獎章,曾經受雇於帕格尼尼(Niccolò Paganini 1782-1840),專門修理、調整帕格尼尼的提琴,因而製作的樂器,大多以模仿帕格尼尼擁有的樂器為主。

吉博悌尼的提琴具有些許的美學觀念,琴身弧度非常完美,主要以史特拉底瓦里提琴為模仿的對象,優雅又不失氣勢,非常引人注目;除了史特拉底瓦里外,吉博悌尼也製作以瓜奈里為模型的樂器,這一類的樂器外型優雅且令人印象深刻。但可惜的是,他並非以製琴師聞名,而被普遍認為是提琴修理師,因而知道他作品的人並不多。

安吉拉‧莫立納
(Angelo Molia, fc.1758-1764)

吉拉‧莫立納 (Angelo Molia, fc.1758-1764)1758年至1764年於熱內亞(Genoa)工作,琴身尺寸較小,琴頭上的漩渦狀花紋、F孔以及鑲線經過了詳細的查驗,均為恰當整齊的手工製作,琴身上的漆料完整漂亮;音色部份雖不是很理想,但非常甜美溫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