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站之圖片及文章等內容
版權屬奇美數位典藏計畫所有
卡米洛‧卡米利
(Camillo Camilli, 1704-1754)
卡米洛‧卡米利 (Camillo Camilli, 1704-1754) 為傑出的製琴師,作品受史特拉底瓦里 (Antonio Stradivari, c. 1644-1737) 及瓜奈里 (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ù, 1698-1744) 影響,相傳為安東尼奧‧扎諾蒂 (Antonio Zanotti, 1709-1745) 的學生。亦有關於他是史特拉底瓦里的學徒,以及曾與札諾蒂及彼得羅‧瓜奈里 (Pietro Guarneri of Mantua, 1655-1720) 共事的傳聞。漆色大部分為橘色或亮紅色,偶爾使用褐色或暗紅色,音色非常優美。
安東尼奧‧札諾替
(Antonio Zanotti, 1709-1745)
安東尼奧‧札諾替 (Antonio Zanotti, 1709-1745) 為杰羅尼莫‧阿瑪蒂二世 (Geronimo Amati II, c. 1690) 於克里蒙納 (Cremona) 的學生,他的作品採用史特拉底瓦里 (Antonio Stradivari, c. 1644-1737) 、彼得羅‧瓜奈里 (Pietro Guarneri of Mantua, 1655-1720) 以及耶穌‧瓜奈里 (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ù, 1698-1744) 等人所運用的寬大樣式。木材品質佳,漆色為黃褐色,F孔及琴頭的雕刻良好,提琴的音色優美。
加埃塔諾‧迪奧內利
(Gaetano Dionelli, 1806-1870)
加埃塔諾‧迪奧內利 (Gaetano Dionelli, 1806-1870),1855-1869年於曼圖阿 (Mantova) 發展,大提琴作品優良。
托瑪索‧巴雷斯提耶里
(Tomaso Balestrieri, c. 1750-c. 1780)
托瑪索‧巴雷斯提耶里(Tomaso Balestrieri, c. 1750-c. 1780) 有著「小瓜達尼尼」的稱號。他受到彼得羅‧瓜奈里 (Pietro Guarneri of Mantua, 1655-1720)的影響。瓜奈里是十八世紀曼圖阿 (Mantua)地區最重要的製琴師,他在1680年時由克里蒙納搬至曼圖阿,所以我們可從巴雷斯提耶里的早期作品中,看見彼得‧瓜奈里的製琴風格。
目前僅有少數證據證明,卡米洛‧卡米利 (Camillo Camilli, 1704-1754)與巴雷斯提耶里同時期於曼圖阿擔任製琴師;我們可以從巴雷斯提耶 1767年與卡米利1730年的作品背板中來比較兩者間的差異,但無論在F孔或是體型和弧度上都相當接近。卡米利的技術純熟,而巴雷斯提耶里的樂器在市場上也具有非常良好的聲譽。
巴雷斯提耶里的作品大致分為小題型及大體型兩種,具有大膽的樣式。小體型的琴,琴身拱型弧度較為平坦,而這些琴能適時引導出寬大音域且具爆發力與甜美音色,甚至有人認為可以和瓜達尼尼的早期提琴並駕齊驅,具有「小瓜達尼尼」之稱。許多音樂家如Ruggiero Ricci也使用此作者做的琴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