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站之图片及文章等内容
版权属奇美数字典藏计划所有
Bologna学派
/延伸阅读/
波隆納学派 (Bologna School)
波隆纳 (Bologna) 初期不像意大利其他学派具有完整的制琴系统,当时制琴师之间并无师承关系,在技法上也无一定的制琴方式,特色为体型较胖、弧度不规则。1690年之后,乔凡尼.托诺利 (Giovanni Tononi , c. 1640-1713) 发展出较规则、有系统的制琴模式,并带入威尼斯,反倒和威尼斯 (Venice) 学派关系较为密切。
乔凡尼传给儿子卡洛.托诺利 (Carlo Tononi, c. 1675-1730) ,再传给子孙卡洛.安东尼奥.乔凡尼 (Carlo Antonio Giovanni, 1721-1768) 。大约在1730年之后,乔凡尼.托诺尼离开波隆纳 (Bologna) ,唐.尼可罗.阿玛蒂 (Dom Nicolo Amati, fc.1725-c.1750) (本名Marchioni) 、乔凡尼.圭达图斯 (Giovanni Floreno Guidanti, 1687-c. 1760) 随之崛起,此时提琴弧度较宽,成品并不很精细 (左右两边不太对称)。
1780年至1850年期间,波隆纳系统形成断层;直到1850年代,拉菲尔‧菲奥里尼 (Raffale Fiorini, 1828-1898) 的出现,他引导波隆纳进入现代制琴业,并且将外模法导入波隆纳的制琴技术中;到了1920年代,波隆纳系统开始发扬光大,其制琴技术不管在外观或是音色上,在意大利均占有一席地位,为近代波隆纳中最具代表的制琴系统,其后继者亦在意大利各地开枝散叶,蓬勃发展。
唐‧尼可拉‧阿玛蒂
(Dom Nicolo Amati, fc.1725-c. 1750)
唐‧尼可拉‧阿玛蒂 (Dom Nicolo Amati , fc.1725-c. 1750) 是波隆纳 (Bologna) 古系统三大高手之一。1662年生于波隆纳,1750年死于波隆纳。他的真实姓氏为Melchion或Marchioni,事实上,和克里蒙纳 (Cremona) 著名的阿玛蒂 (Amati) 家族并无任何关连,目前并无师承记录,作品具有相当个性特色。
乔凡尼.圭达图斯
(Giovanni Floreno Guidanti, 1687-c. 1760)
乔凡尼.圭达图斯(Giovanni Floreno Guidanti, 1687-c. 1760)是波隆纳(Bologna)古系统三大重要制琴师之一。波隆纳学派初期不如意大利其他学派具有完整的制琴系统,制琴师之间也没有明显师承关系,制琴方法上也没有规则的技法,其制琴特色通常为:体型较胖、提琴弧度不规则。乔凡尼.圭达图斯(则是该学派1730年代重要的制琴师,常使用金黄色的漆,选用高质量的木头,提琴面板及背板的弧度较大。
乔凡尼‧巴蒂斯塔‧加布里耶里
(Giovanni Battista Gabrielli, 1736-1787)
乔凡尼‧巴蒂斯塔‧加布里耶里 (Giovanni Battista Gabrielli, 1736-1787) 出生于佛罗伦萨 (Florence) ,在皮耶‧罗伦佐‧房格利斯特 (Pier Lorenzo Vangelisti, fc1700-1745) 之后,是当地最优秀的制琴家,制作的乐器同时也代表着佛罗伦萨的风格,许多人曾经替他工作,包括:卡尔卡西兄弟 (Carcassi Brother, 1737-1775、 c1745-1786) 、佳斯贝‧皮蒂利尼 (Gaspare Piattellini, fc 1738-1780) 、巴托罗密欧‧宾比 (Bartolomeo Bimbi, c. 1750-1770) 等等。
加布里耶里制作的提琴,面板弧度总是特别高,类似于前辈房格利斯特 (Pier Lorenzo Vangelisti, fc1700-1745) 以及约克柏.史戴纳 (Jacob Stainer, c. 1617-c. 1683) 的作品。其制作技术精良,F孔的雕刻类似史戴纳风格,木材及漆料选用谨慎,漆色为清透的黄色。作品音色亦较上述两位制琴家的作品佳,大提琴的音色尤为杰出。
乔凡尼‧瓦罗蒂
(Giovanni Varotti, fl c. 1775-c. 1825)
乔凡尼‧瓦罗蒂(Giovanni Varotti , fl c. 1775 – c. 1825) 是波隆纳(Bologna)古系统三大重要制琴师之一。早期的作品以特定的形式制作,后期的作品质量较高,背板弧度大,漆色呈现红褐色。乔凡尼‧瓦罗蒂通常会在其作品上署名”Joannes Varotti Fecit”或是”Bononiae Anno 17XX”。
乔凡尼‧托诺利
(Giovanni Tononi, c. 1640-1713)
乔凡尼‧托诺利 (Giovanni Tononi ,c.1640-1713) 1640年出生于波隆纳 (Bologna) ,死于1713年。制琴技艺传承自父亲费利斯‧托诺利 (Felice Tononi) ,他以阿玛蒂 (Amati) 风格作为模范来制琴,且在某些方面预示了威尼斯 (Venice) 风格。他的F孔较长且优美,但琴头却被吝啬的削减掉。其外表华丽,散发橘红色的光泽,无论在外型或音色,乔凡尼都制作出高质量的提琴。
他的儿子卡洛‧托诺利 (Carlo Tononi, 1675-1730) 继承他的技艺和工作室之后,1717年只身前往威尼斯,并影响威尼斯学派的制琴特色,自此成为该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罗连佐‧阿尔坎勾利
(Lorenzo Arcangoli , 1825-1850)
罗连佐‧阿尔坎勾利 (Lorenzo Arcangioli, fc.1820-1850) 于阿雷索 (Arezzo) 及佛罗伦萨 (Florence) 制琴,遵从多数人使用的提琴样式,制作质量不一,漆色通常为橘色,音色较不宏亮。
乔凡尼‧安东尼奥‧马吉
(Giovanni Antonio Marchi, 1727-1805)
乔凡尼‧安东尼奥‧马吉(Giovanni Antonio Marchi, 1727-1805)也被纪载为”Joannes”或” Gian Antonio Marchi”,他于1727年生于波隆纳,1805年逝世。他曾在1786年写了一本专著(现存于波隆纳),书中描述如何装配一把小提琴,是一本关于制琴技巧非常珍贵的数据。和同一时代的许多制琴师相似,马吉的提琴作品延续了波隆纳鲁特琴制造家Tononi的良好传统,他设计的琴上半身比较瘦小,音色甜美极具穿透力。